《我的青春期》|从“超限效应”分析,如何应对孩子青春期的叛逆

对于中国的每一个家庭来说,教育好孩子绝对是头等的大事。我们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及殷切期望,所以自孩子呱呱坠地就开始各种培养,报名兴趣班、特长班、学习班等等,甚至在娘胎里都开始了胎教,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尤其是孩子在童年到青少年的这个阶段,正处于小学最后冲刺和中学阶段,家长们更是开足马力,为了能考上好大学,而“快马加鞭”逼迫孩子好好学习。但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叛逆”,从言听计从配合家长到与处处顶嘴跟家长对抗,于是家里就会有“不看孩子写作业,母慈子孝;一看孩子写作业,鸡飞狗跳,嗷嗷喊叫”、“一碰到做作业,亲妈都要变后妈了。”等等各种情况。

殊不知这是“超限效应”在作怪,《我的青春期》一书是从孩子成长中的心灵关怀和心理自助的角度,讲述孩子青春期的变化,受书中的启发,让我对青春期孩子的各方面变化有了一些思考。将从“超限效应”来分析,如何让青少年健康成长,高质量度过青春期,为未来成年奠定好基础。

01 “超限效应”是什么?了解超限效应能让我们更懂得青春期的孩子

两位同事在办公室内互相谈起自己的孩子,其中一个同事说:大家都说我的孩子很聪明,上小学四年级,我也希望孩子能够出类拔萃,所以每每按照自己的期望来要求孩子,开始的时候孩子还很配合,效果也很明显,可是后来,孩子就不耐烦了,似乎对很多目标都丧失了兴趣,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她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该怎么办。

另外一个同事的孩子大一些,读五年级,她说:孩子放学后,也不回家,开始的时候她很不高兴,就去把孩子揪回来,孩子很不耐烦,这样一来,那些孩子就不跟他玩了,后来,再去找他,他就偷偷躲起来,小伙伴们共同骗她说,你孩子已经回家了,等她走了,孩子再出来玩。

这两位同事遇到的管教孩子的麻烦,根本原因就是“超限效应”当人体受到剌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心理学将这种效应称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来源于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超限效应是一种纯粹的心理反应,只要触及超限点,就会引发超限反应,轻则表现为不耐烦,重则产生逆反心理,青少年由于心理机能不成熟,更容易产生这种反应。当孩子不耐烦的时候,即使父母出发点再好,孩子也不会买账。

再比如,一位哑巴在汽车上以倡导他人帮助残疾人的名义,高价出售一本仅有几页的娱乐小册,定价是5元,有一个乘客翻遍了包包,只剩下4.5元,他非常不好意思地递给那个哑巴3.5元,因为他下了车还要坐公交,哑巴摇了摇头,指了指定价,那位乘客没办法,把最后1元钱递了过去,满怀抱歉地说:“不好意思,就这些了。”

结果哑巴还是摇头,又指了指定价,该乘客终于发怒了,夺回了钱,大声说:我不买了,行了吧?”这个哑巴多次的拒绝,引起了乘客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索性不买了。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发现“两位同事”和“哑巴”都有共同的现象:1.以自我为中心; 2.没有注意方式、方法;3.没能注意“度”的把握;4.没有换位思考。这就是“超限效应”反应的问题,只有更好的了解“超限效应”,才能让我们更懂得与青春期的孩子、与他人相处。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承受限度,何况是青少年。即使是脾气再好的成年人,也总会因为承受着某样自己难以承受的事情而抓狂。所以不管孩子做了什么事情,只要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请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唠叨他、惹恼他,这样只会让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僵,也不会让他在短暂的知错中得到悔改。上述两位同事都是犯了同样的错误,最终导致的效果适得其反。

02 为什么大多数父母都会犯“超限效应”?避免“超限效应”,能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了解了“超限效应”这个概念以后,你会发现我们自己,包括身边的很多人,都可能犯过“超限效应”。尤其是身为孩子父母的家长更是普遍,那么接下来,我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为什么大多数的父母都会犯“超限效应”的问题。

1.对孩子过高的期望,让父母不自觉地“多唠叨”几句

作为家长,自古就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殷切期望,在孩子青少年读书的重要时期,更不敢有一丝的懈怠。总是在孩子上学前叮嘱再三上课要认真、在孩子放学后又反复询问学习效果,难免不引起孩子的反抗和抵触。

我的邻居,他女儿佳佳读六年级,在班上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每次考试基本都是前十名,但是她父母对此并不太满意,他们希望佳佳能够进入前三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把握上重点中学。所以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不断的督促佳佳学习,在她耳边唠叨着考上重点中学的重要性,让她要更加努力,一定不要辜负父母的期望。

在父母的高要求下,佳佳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可是她父母对此却视而不见,他们只关心孩子的考试成绩,一旦孩子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就会自动开启“唠叨”模式。久而久之,佳佳产生了逆反心理,不但不认真学习,还在她父母检查时佯装学习,成绩不仅没有进步,还倒退了两名。

古语有云:“大抵天下事,进退贵审量。欲速则不达,骤进祗取亡。善人忽急合,善事有当防。轻浮非君子,躁急最不祥。”对孩子的期望过高本身没有错误,爱孩子、给孩子压力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运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要讲究个“度”。不能仅仅一味地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加重孩子的压力。高要求下的孩子,神经要么处在极度的紧张下,要么处在极度的逆反下。

合理施压也是一门艺术,中国绘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说的就是留白,有了空白,才能产生美感,施压也同此理,适当的留白可以给孩子留足空间和余地。家长在平常的管教中要点到为止,适时的留白,少些“唠叨”,这样孩子就会向你敞开心扉,与你为友,更益健康成长。

2.未意识到,自己的过度关爱,和孩子的生长速度不匹配

现代家庭,每家只有一到两个孩子,都将孩子视若珍宝,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过着小王子、小公主般的生活。然而当他一天天长大,有了自己的意识和空间需求之后,便想要脱离父母的掌控,只是此时的父母并未意识到,依然会按照之前的方式去对待,不断的对他们进行说教,这样会使孩子们越发的难以接受。

父母关爱孩子是对的,但是如果过度关爱,不考虑孩子的生长速度,那么只会让孩子越来越反感,甚至产生不好的后果。

《我的青春期》书中讲到11岁德文的故事:

德文对怎样布置自己的房间有一个很棒的主意,但是他的父母和姐姐只是在谈论着他们的想法,而没有时间听德文的主意,并且对德文讲,父母和姐姐都是为你好,你还没有长大,所以要按照我们的想法来布置房间,德文听后开始大怒,“你们都不听,你们从来都不听我说话!不尊重我的意见!”然后他跺着脚跑了出去。

就是由于父母和姐姐未关注德文的需求,只认为他还是孩子,没有自主决定的能力,让德文感觉被忽略,不被尊重,甩头而跑。

在我们身边常有这样的例子,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至,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含在嘴里怕化了,吐出来怕飞了,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缺乏自信,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当孩子进入到青少年时期,有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在与父母、兄弟姐妹、同学等之间的相处方式,随即也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想法和需求,而不是完全按照家长的意愿来生长。他们希望被尊重、被倾听,他们正在长大,变得需要独立,家长们要适当减少关爱,尊重孩子的意见,适当让孩子自己做主。

03 孩子成长中,家长如何避免“超限效应”,三个方法给你启示

我们懂得“超限效应”后,并不是说因为有了超限效应我们就不能提任何要求了,或是不能重复叮嘱任何事情了。事实上,青春期的孩子确实存在自律能力普遍不强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仍需要家长加强刺激、加强督促,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既能规避超限效应,又能达到加强孩子刺激的作用呢?三个方法给你启示。

1.学会“拆屋效应”,逐步提出目标,缓解叛逆心理

鲁迅先生曾于1927 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无声的中国》的演讲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拆屋效应"。

我们拿两种情况做一下对比,第一种是先提出一个不合理要求,再提出一个相对较小的要求,第二种是直接提出这个较小的要求,比较哪种情况下的要求更易被接受。很显然,在前一种情况下提出的要求更容易被人所接受,而直接提出要求反而不容易被接受。

通常人们不太愿意两次连续地拒绝同一个人,当你对第一个无理要求拒绝后,你会对被拒绝的人有一种歉疚,所以当他马上提出一个相对较易接受的要求时,你会尽量地满足他,而不太愿意连续两次摆出拒绝的姿态,毕竟我们并不想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让人觉得我们想拒绝这个人。

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运用“拆屋效应”,对于孩子的成绩,要逐步提出提升的目标,而不是一下要求达到顶点。如前文所讲的佳佳,她的父母应该先提出前进一两名,从前十名到前八名,当达到前八名时,再进一步的往上提,而不是一下子要求一定努力考入前三名。这样逐步提出目标,就能缓解叛逆心理,也让孩子有个心理预期,毕竟前进一两名比前进七八名容易得多。

从以上说明中,我们可以感知到:在面临不希望发生的事,同时有两种心理机制启动,一是设法采取一些措施避免事情的发生,二是开始调整内在的心理矛盾,准备接纳要会发生的事实。如果在调整进入平衡状态时,出现的一个新的选择与内心平衡状态相近时,就很容易被内心接纳,缓解内心逆反。学会“拆屋效应”,就能避免“超限效应”带来的逆反和不接受。

2.采取“焦点效应”,及时关注孩子,解决孩子需求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希望被关注,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随着身体和外貌的发育,改变他们自身的感觉,他们更希望被吸引、被关注,这就类似心理学中所讲的“焦点效应”。“焦点效应”是指人们总是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美国心理学家基洛维奇做了一个实验,他们让康奈尔大学的学生穿上某名牌T恤,然后进入教室,穿T恤的学生事先估计会有大约一半的同学注意到他的T恤。但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意想不到,只有23%的人注意到了这一点。

这个实验说明,我们总认为别人对我们会倍加注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由此可见,我们对自我的感觉的确占据了我们世界的重要位置,我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放大了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而且通过自我的专注,我们会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

家长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一心理需求,及时关注孩子需求,在孩子的学业成长及与同学的相处过程中,多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青春期的孩子处在萌动期,他们渴望成为“焦点”,而又没有足够能力让自己成为“焦点”,想表达诉求,而又不足以表达清楚。所以,有的孩子会在家长的严格管教下和不断地“唠叨”中回避问题,而家长们又毫无察觉,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缩在一个角落,不再让自己成为“焦点”,在内心默默的抗议。

家长们如若能运用好这个心理诉求, 适当的对孩子关注的“焦点”进行重复叮嘱,多给孩子一点鼓励,有效疏导孩子的诉求,让他们表达出来,帮助孩子及时解决。这更容易使孩子有自信,使孩子更愿意去表现自己,也更有勇气去展现自己。

3.正确应用“贝勃定律”,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与不易

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某种程度上,对家长的过度要求或关爱的抵抗,不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正确应用“贝勃定律”,能缓解这一现象。贝勃定律是指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即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

举个例子:一个女孩和母亲吵架赌气离家。在外逛了一天,直到肚子很饿了,她才来到一个面摊,却发现忘记带钱了。好心的面摊老板免费煮了一碗面给她。女孩感激地说:"我们又不认识,你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妈妈,竟然对我那么绝情……"

摊位的老板说:"我才煮一碗面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你妈帮你煮了十几年饭,你不是更应感激吗?" 女孩一听,整个人愣住了!是呀,妈妈辛苦地养育我,我非但没有感激,反而为了小小的事,就和她大吵一架。女孩鼓起勇气,往家的方向走,快到家门时,她看到疲惫、焦急的母亲正在四处张望。妈妈看到女孩时,忙喊:"饭都已经做好,快回去吃,菜都凉了!"此时女孩的眼泪夺眶而出……

我们对亲人朋友的关爱总是习以为常;而陌生人的一点帮助,却我们就感激不已。这便是"贝勃定律"在操作我们的感觉。对于亲人朋友,我们对他们的关爱习以为常,而且期望值很高。有时他们少了一丝关爱,我们甚至会恶言相向。对于陌生人,我们没有抱着多大的期望,因此,他们的一点点帮助,我们都感动不已。

孩子与父母朝夕相处,已经把父母的关爱变成理所当然,父母多说一句就会引起反抗和逆反。家长要学会正确应用“贝勃定律”,引导孩子体会自己的不易,规避超限效应的同时,起到应有的刺激作用。

写在最后: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乎着成年以后的茁壮发展,作为家长一定要正面、积极引导,切不可操之过急。注意孩子在成长中的变化及诉求,及时的给予合适的关爱和鞭策。更要学会对孩子的选择和努力给予最大的支持和认同,当他们取得成绩时,更要不吝美好的词语去鼓励称赞,这样对于孩子的激励远比唠叨有效。

好菜连吃三天惹人厌,好戏连演三天惹人烦,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合理的尺度,超出这个尺度,事情就会往相反的方向发展,正如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言:当过度的时候,最适宜的东西就会变成最不适宜的东西。教育孩子也是同样的道理,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正确的教育孩子,不要成为孩子身上的第二张嘴。适当的给予他们尊重和空间,才能让孩子塑造更好的自己,才能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04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807评论 3 38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501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39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95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17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88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29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72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79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3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36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68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9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65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39评论 2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