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镜开场诗解读

             

辽博铜镜展厅


              玉匣聊开镜,轻灰暂拭尘。

              光如一片水, 影照两边人。

              月生无有桂, 花开不逐春。

              试挂淮南竹, 堪能见四邻。

唐代瑞兽葡萄纹铜镜


        这是辽博中国古代铜镜展的一首开场诗,这首诗是北周文学家庾信(513—581)的《咏镜诗》。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镜的喜爱。

闲暇时打开玉镜盒,轻轻拭去表面尘土。

镜面光亮如水一般,镜里照出了镜外人。

镜似满月却无桂树;花开镜中却不逐春。

将铜镜挂于竹竿上,就能看见墙外四邻。

宋菲君绘高悬大镜则照四邻图

        早在西汉初期,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在《淮南万毕术》中曾记述“高悬大镜,坐见四邻”的文字。从刘安到庾信七百年间,对此“悬镜”技术描写不断。但庾信是第一个将此技术入诗的人。

        这技术可以说己具潜望境的雏形。

        最后做一道题复习下知识点。

有很多我们学过的古诗当中都提到过铜镜。

古朗月行

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

磨镜图

中国古代铜镜展讲满十六场纪念。

附:镜诗

  破镜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佳人失手镜初分,何日团圆再会君?

  今朝万里秋风起,山北山南一片云.

  咏镜

  年代:【唐】 作者:【骆宾王】

  写月无芳桂,照日有花菱.

  不持光谢水,翻将影学冰.

  览镜

  年代:【唐】 作者:【刘希夷】

  青楼挂明镜,临照不胜悲.白发今如此,人生能几时.

  秋风下山路,明月上春期.叹息君恩尽,容颜不可思.

  咏镜

  年代:【唐】 作者:【张说】

  宝镜如明月,出自秦宫样.隐起双蟠龙,衔珠俨相向.

  常恐君不察,匣中委清量.积翳掩菱花,虚心蔽尘状.

  倘蒙罗袖拂,光生玉台上.

  古镜

  年代:【唐】 作者:【沈佺期】

  莓苔翳清池,虾蟆蚀明月.

  埋落今如此,照心未尝歇.

  愿垂拂拭恩,为君鉴玄发.

  秦镜

  年代:【唐】 作者:【仲子陵】

  万古秦时镜,从来抱至精.依台月自吐,在匣水常清.

  烂烂金光发,澄澄物象生.云天皆洞鉴,表里尽虚明.

  但见人窥胆,全胜响应声.妍媸定可识,何处更逃情.

  昏镜词

  年代:【唐】 作者:【刘禹锡】

  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陋容多自欺,谓若他镜明.

  瑕疵既不见,妍态随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倾城.

  饰带以纹绣,装匣以琼瑛.秦宫岂不重,非适乃为轻.

  旧镜

  年代:【唐】 作者:【鲍溶】

  婵娟本家镜,与妾归君子.每忆并照时,相逢明月里.

  春风忽分影,白日难依倚.珠粉不结花,玉珰宁辉耳.

  心期不可见,不保长如此.华发一欺人,青铜化为鬼.

  良人有归日,肯学妖桃李.瑶匣若浮云,冥冥藏玉水.

  侍儿不遣照,恐学孤鸾死.

  古镜歌

  年代:【唐】 作者:【周匡物】

  轩辕铸镜谁将去,曾被良工泻金取.

  明月中心桂不生,轻冰面上菱初吐.

  蛟龙久无雷雨声,鸾凤空踏莓苔舞.

  欲向高台对晓开,不知谁是孤光主.

  破镜

  年代:【唐】 作者:【李商隐】

  玉匣清光不复持,菱花散乱月轮亏.

  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

  古镜

  年代:【唐】 作者:【李群玉】

  明月何处来,朦胧在人境.得非轩辕作,妙绝世莫并.

  瑶匣开旭日,白电走孤影.泓澄一尺天,彻底寒霜景.

  冰辉凛毛发,使我肝胆冷.忽惊行深幽,面落九秋井.

  云天入掌握,爽朗神魂净.不必负局仙,金沙发光炯.

  阴沉蓄灵怪,可与天地永.恐为悲龙吟,飞去在俄顷.

  方镜

  年代:【唐】 作者:【贾岛】

  背如刀截机头锦,面似升量涧底泉.

  铜雀台南秋日后,照来照去已三年.

  镜

  年代:【唐】 作者:【罗邺】

  昔岁相知别有情,几回磨拭始将行.

  如今老去愁无限,抱向闲窗却怕明.

  古镜词

  年代:【唐】 作者:【贯休】

  我有一面镜,新磨似秋月.上唯金膏香,下状骊龙窟.

  等闲不欲开,丑者多不悦.或问几千年,轩辕手中物.

  镜诗

  年代:【南北朝】 作者:【庾信】

  玉匣聊开镜.

  轻灰暂拭尘.

  光如一片水.

  影照两边人.

  月生无有桂.

  花开不逐春.

  试挂淮南竹.

  堪能见四邻.

  览镜偈

  年代:【宋】 作者:【宗泽】

  览镜影还在,掩镜影还去.

  试问镜中人,却归什么处.

  磨镜

  年代:【宋】 作者:【陈耆卿】

  蠹蚀宁堪久,挂揩长恨迟.

  浮云手底尽,明月眼中移.

  鉴垢浑能治,心尘不解医.

  休云磨者贱,此百主人师.

  古圆镜

  年代:【宋】 作者:【顾逢】

  翠剥青铜面,年深入手轻.

  似教藏美恶,不欲大分明.

  细雨波心碎,浮云月底行.

  便令无点翳,谁解照前生.

  锦镜

  年代:【宋】 作者:【楼钥】

  两溪赴壑若奔虬,此地端能截众流.

  三版放开千丈雪,一匳清彻四山秋.

  几年空自存公案,今日重新指路头.

  珍重老师成胜事,清名当与此山留.

  赠远

  年代:【唐】 作者:【陆龟蒙】

  芙蓉匣中镜,欲照心还懒.

  本是细腰人,别来罗带缓.

  从君出门后,不奏云和管.

  妾思冷如簧,时时望君暖.

  心期梦中见,路永魂梦短.

  怨坐泣西风,秋窗月华满.

  镜离台

  年代:【唐】 作者:【薛涛】

  铸泻黄金镜始开,初生三五月徘徊.

  为遭无限尘蒙蔽,不得华堂上玉台.

  以镜赠别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人言似明月,我道胜明月.

  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

  岂如玉匣里,如水常澄澈.

  月破天暗时,圆明独不歇.

  我惭貌丑老,绕鬓斑斑雪.

  不如赠少年,回照青丝发.

  因君千里去,持此将为别.

  感镜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

  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

  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照镜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

  岂复更藏年,实年君不信.

  校书郎杨凝往年以古镜贶别今追赠以诗

  年代:【唐】 作者:【李益】

  明镜出匣时,明如云间月.一别青春鉴,回光照华发.

  美人昔自爱,鞶带手中结.愿以三五期,经天无玷缺.

  蟠龙随镜隐

  年代:【唐】 作者:【赵嘏】

  鸾镜无由照,蛾眉岂忍看.

  不知愁发换,空见隐龙蟠.

  那惬红颜改,偏伤白日残.

  今朝窥玉匣,双泪落阑干.

  石镜

  年代:【唐】 作者:【杜甫】

  蜀王将此镜,送死置空山.冥寞怜香骨,提携近玉颜.

  众妃无复叹,千骑亦虚还.独有伤心石,埋轮月宇间.

   我国古代的青铜器铸造技艺可谓精湛之至,历代咏镜诗也因之奇巧争胜。以下列举的几首诗,虽都以镜为意象,但其特征内涵各有不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有所差异。

  第一首为白居易的《以镜赠别》:“人言似明月,我道胜明月。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岂如王匣里,如冰常澄澈。月破天暗时,圆明独不歇。”玉匣里,镜置于玉匣里,故这里指代匣中镜,此诗以镜喻友情万古长青。

  第二首为杜牧的《破镜》:“佳人失手镜初分,何日团圆再会君?今朝万里秋风起,山北山南一片云。”镜初分,比喻夫妻离别,破镜表达的是相思之愁。此诗以镜喻夫妻因征战分离,从而引起的绵绵相思。

  第三首为长孙佐辅的《对镜吟》:“忆昔逢君新纳娉,青铜铸出千年镜。意怜光彩固无瑕,又比恩情永相映。每将鉴面兼鉴心,鉴来不辍情愈深。”此诗以镜衬夫妻深情,“千年镜”象征爱情长久,忠贞不渝。

  第四首为李益的《立秋前一日览镜》:“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唯将满鬓雪,明日对秋风。”作者在镜中看到了自己的雪白须发,想了自己的“生涯”,此诗以镜显现满腹辛酸的坎坷生涯,表达自己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悲叹之情。

  第五首为唐代无名氏的《府试古镜》:“肝胆诚难隐,妍媸信易穷。幸居君子室,长愿免尘蒙。”君子明指放置古镜的匣子珍贵高洁,实指古镜本身。古镜肝胆难隐,对事物的反映实事求是,不隐瞒,不欺骗,确实有君子作风。此诗人以镜喻人,表达对君子的崇尚之情。

  第六首为清代吴若华的《新磨古镜》:“阅古兴亡疑有眼,辨人好丑总有声。玉台妆罢时时拂,莫使浮尘又暗生。”此诗,借“妆罢时拂镜”来劝诫人,莫使浮尘模糊了视线。

  第七首为方正瑗的《古镜》:“土花点点上青螺,漆匣尘封委绿莎。绝代应怜颜色少,六宫曾识旧人多。”青螺,指铜镜花纹;青春易逝,正如“漆匣尘封”;到了人老珠黄时,自然会“委绿莎”。此诗借镜规劝人们珍惜所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菱花看宝镜——论古代诗词中铜镜意象的具体内涵

摘要:本文结合古典诗词文本,分析了铜镜意象的具体内涵,认为铜镜既可以作为自我肯定的意象,又可以作为作为闺怨的象征,同时,它还是古代女子希望寄托的承载体。借助铜镜意象,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女性的矛盾心理及其更为内在的现实根源。

关键词:铜镜意象;自我肯定;闺怨;

铜镜,又称菱花、宝鉴,因其图纹华丽,制作精美而备受古代女子的青睐,它一方面能展现女性的容耀姿美,另一个方面也能折射出女性的内心世界。诚如李世民所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古代女子在窥镜正衣冠的同时,往往会将自己的身边之事、心中之情寄托于这一日常玩物之中,如此一来,明镜既在日常生活中成为照映容颜的事物,又在文学诗词中成为寄托心迹的客体,于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个荷载丰富的文学意象。

一、“ 拂拭菱花看宝镜” ——作为自我肯定的铜镜意象镜子,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让自己可以看到自身。人的眼睛可以视人,却不能自视,而镜子却为人看自己提供了一个途径。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铜镜作为提高女性自身审美意识的促进者,带给她们的是一种对自我容貌的肯定和迷恋,古代铜镜的制造,首要的功能无疑也是这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于唐代章怀太子李贤( 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次子) 墓中出土的一件带铭文的鸟兽花卉纹铜镜,上有铭文:“ 鉴若止水,光如电耀;仙客来磨,灵妃往照;鸾翔凤舞,龙腾麟跳;写态征神,凝兹巧笑。” 这其中的“ 写态征神,凝兹巧笑” 可谓是既说明了铜镜的基本功能,也表达了女子对铜镜的认同与喜爱。这种喜爱体现在诗词中,就使得铜镜成为了女性肯定自我,表现自我的意向对应物。如秦观的《浣溪沙》词:“ 拂拭菱花看宝镜。玉指纤纤,捻唾撩云鬓。” 形容的就是女子对镜梳妆的画面。又如李贺的《美人梳头歌》:“ 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 表达的也是同样的意思。在镜子前,她们可以耗费很长时间,精心梳妆打扮,物我两忘。女性在镜中看到自我时的骄傲与满足,在“ 拂拭菱花看宝镜” 、“ 解鬟临镜立象床” 的描写中展露无疑,与其说是“ 看宝镜” ,不如说是看自我。

二、“ 尘侵鸾镜懒匀妆” ——作为闺怨象征的铜镜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著作中,从来不乏女子的娇羞倩影,她们以其独特的风姿活跃在世人的视野中,其一颦一笑亦让人流连忘返。然而,繁华背后,充满了现实的无奈。当女子不能出闺房,上厅堂之时,势必会寻找另一种排遣寂寞的方式。此刻出现的铜镜也便成了她们消耗时间、打发寂寞的慰藉品。不得不说,在很多诗歌中,铜镜其实就是这种闺怨的象征。晁端礼的《踏莎行》中,有这样的诗句:“ 纨扇风轻,薰炉烟断。日高睡起眉山浅。尘侵鸾镜懒匀妆,谁人与整钗头燕。” ;《李元卓《菩萨蛮》中也言道:“ 菱花频自照,粉面精春早。淡拂晓山眉,为谁今El 宜。”与此同时,铜镜也成了伤感的代名词,记载着女性一生中无从挣扎,彷徨无措的矛盾岁月,也记录了女性容颜的转变:“ 但有江花,共临秋镜照憔悴。” ( 吴文英《齐天乐》) ;“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 冯延巳的《鹊踏枝》) 容颜之于女性何其重要,而当美貌不再,女子内心的惶措可想而知。此刻铜镜也成了见证,见证了古代女性千秋万岁的寂寞云烟。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古代封建社会中,女子地位极低,“ 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 所以,整个社会倾向于男权的支配,平常女子只能在日常生活中做些琐碎之事。虽然在传说与历史中,能偶尔一见女性的功德,然而,一代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也还要先女扮男装,一代女皇帝武则天,在历史上也是非议不断,征讨连连。一方面,男子们极力表达对女子们怜爱有加,另一方面,又嘲笑那些颇有野心的女子“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三、“ 两分青镜,重合难期” ——作为希望寄托的铜镜意象诚然,古代女子窥镜自视,多半带有顾影自怜的意思,但不能否定铜镜也有带给女性希望的一面,从西汉开始,人们除用铜镜饰面照容之外,还开始用作为爱情的标志、成为表达朝思暮恋情感的信物。青州博物馆现今便藏有一面汉代草叶纹镜,上面记载有如下的铭文:“ 与天毋极,与地相长,怡乐如言,长毋相忘;/见日之光,长毋相忘;/长毋相忘,君来何伤;/长乐未央,长毋相忘;/久不相见,长毋见忘;/长相思,毋相忘,长贵富,乐未央;/长相思,毋相忘;/大乐未央,长相思,愿毋相忘;/与天毋极,与地相长,欢乐未央,长毋相忘;/常与君,相欢幸,毋相忘,莫远望;/毋忘大王,心思美人;/千秋万岁,长乐未央,结心相思,毋见忘;/愁思悲,愿君忠,君不说,相思愿毋绝;/道路辽远,中有关梁,鉴不隐情,修毋相忘。” 不断咏叹,甚至有点像喃喃自语的“ 长毋相忘” 表达的正是女子所担忧却又无法背弃的希望。“

铜镜喻示团圆也是古已有之。最有名的是唐代孟柴的《本事诗· 情感》中的记载:南朝陈太子舍人徐德言与妻乐昌公主恐国破后两人不能相保,因破一铜镜,各执其半,约于他年正月望日卖破镜于都市,冀得相见。后陈亡,公主没人越国公杨素家。德言依期至京,见有苍头卖半镜,出其半相合。德言题诗云:“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公主得诗,悲泣不食。素知之,即召德言,以公主还之,偕归江南终老。后便以“ 破镜重圆” 喻夫妻离散或决裂后重又团聚或和好。纵观关于镜子的书写,无不与女性有关。往往不是表达无处不在的刻骨相思,就是用来与表现深深的自怜。而多数关于镜子的诗词,出自文人之笔,或许有的是表达自己对美人芳草的政治托喻,但有的也确切反映了古代女子云烟岁月里寂寞孤独、与镜为伴的事实。铜镜,包含了女性们的几多如烟往事,悲欢离合,等待的梦想与蕴藉的相思,它是古代女性一生蹉跎岁月的见证者。佛家《华严经》说:“ 众镜相照,众镜之影,见一镜中,如是影中复现众影,一一影中复现众影,即重重现影,成其无尽复无尽也。” 其中的意思正是说,在循环相照中,镜子成为它们自身的影子。以这种眼光来看古代诗词中的铜镜,我们可以发现此时的镜子已是一种象征,包含有更多的寓意:一面是真实世界——女子容颜,一面又是虚幻世界中人的欲望——古代女子心中的挣扎与反抗。透过铜镜,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女子在漫长的时光中的心绪转变的过程和对美的追求与情感的流泻,而这背后是当时女子地位低下的社会事实。可以说铜镜不仅再现古代女子的寂寞云烟,也为我们更好的了解古代女子提供了参照,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古代女子对镜深思的动人画面。

参考文献:[1]刘向阳王晶晶.清冶铜华以为镜莹光如水照佳人——唐“ 鉴若止水” 铜镜赏析[ J ] .文博,2005( 05) .李亮亮.愿君强饭多勉之仰天太息长相思——谈汉代铜镜中的“ 相思文化” [ J ] .东方收藏,201l ( 04) .[2]万方数据


古代皇帝金銮宝座的正上方由水银制成的亮晶晶的圆球也称“轩辕镜”。在现今故宫中,凡是龙椅的正上方皆有“盘龙藻井”,藻井上雕刻着一条龙,龙嘴下面叼着一个晶亮的圆球,称为“轩辕镜”。据说它是中国古代祖先“轩辕氏”制造的,可以分辨真假天子,袁世凯登基时,因为心虚害怕轩辕镜会掉下来砸死自己,于是下令将龙椅往后移了三米,现在在故宫中我们见到的龙椅仍旧是向后移三米摆放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496评论 6 50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407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632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180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198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165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52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10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24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42评论 2 3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1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24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17评论 3 32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68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23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2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11评论 2 35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胡歌在一篇名为《照镜子》的文章里,写道: 车祸创伤了我的容貌,也冲击了我的内心。 每次当我战战兢兢拿起镜子的时候,...
    辽Atom阅读 468评论 0 1
  • 真正的选择应该是 建立在你对自己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去做的; 1. 看你过去自己的经历,去分析你善于什么,喜欢什么,什...
    chandlery阅读 203评论 0 0
  • 曾经反复的读泰戈尔的诗,特别那首“灯为什么熄了呢?泉为什么干了呢?弦为什么断了呢?”仔细的品味,每每品出或淡然或...
    夏至p阅读 419评论 0 0
  • 今天晚上的大课间,曹老师选了几个女孩让我们去阶梯教室打扫卫生。 我们男好了工具就走了,去到阶梯教室,我和谷香君...
    谷佳琦阅读 142评论 0 0
  • 在最热的时节去迪士尼玩,现在想来也是勇敢的不得了。之前也做了挺多攻略…但还是自己感受到的最深刻(此处手动笑...
    丶X丶阅读 1,012评论 4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