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到有个某公司的高管讲了一些话,是讲怎么判断开发的产品是成功还是失败的。
对于什么是成功的产品,这位高管有这样一些奇怪的定义,一种是上线之后快速增长的的产品;另外一种,是上线之后,很快死掉的产品。
什么是失败的产品呢?是那种明显成功不了,但又通过很多努力勉强生存下去的产品。
背后的逻辑其实也简单,那些先天不足的产品,是靠后天的投资资源喂养长大的,可在残酷的竞争中很难再成功。这样的产品,还不如早点挂掉,用其资源做一些别的事情。
上面的说法,确实和传统上人们对成功和失败定义,截然不同。
在传统社会里面,我们经常是以成败论英雄,失败就是失败了,没什么早点失败晚点失败的。这其实是因为,在以前,资源不是那么充足,失败了就很难再重新翻盘的,甚至几乎做不到。
可现代社会,变化太快,且资源也比以前多很多,失败之后付出的代价变得越来越低,再重新从其他方向再干一次的成功性,反而变高了。
你看,现代很多企业里面,大干快上、快速迭代产品,也变得越来越稀松平常了。反而是那些拖延、犹豫等,才会带来更大的劣势。甚至慢一拍,公司都生存不下去了。
失败本身,反而没有什么大不了,也最不值得恐惧。大不了赶紧重头从其他方面再来一次。
个人也一样,事情如果做的不顺或者失败了,拖延、犹豫、害怕等,反而更加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不如早点承认这次失败,马上从其他角度和方向再来一次,这才是应该去做的。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