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一年,从小白的一无所有,到现在有了一点。
工作这事,事关国计民生。
从小被家人引导,只有好好读书,才能获得一份不下苦力的好工作,比如:教师、医生。小时候的我们就像《海蒂与爷爷》里的那些村里的孩子,干农活,读书。
老师询问孩子们长大后的职业,他们只会说出自己见过的工作,“牧羊人”,
而我亦如此,毕竟再没有听过世上除了老师、教师、科学家以外的工作。
高考填志愿时,不知道选什么专业,不知道前途在哪,
便把唯一的路当成人生大道。
也许师范专业出来当老师,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此想来,心倒也安定了四年。
毕业时候,才发觉内心竟如此惶恐。
“四年,都学到什么技能了呢?”
答案是:没有
考研失败,第一份工作去了新疆,既可风光地实现所谓的人生理想“教育梦”,也可趁年轻到中国的其他地方涨涨见识,
在朋友们看起来生活、工作两不误的我,
过得十分潇洒自得,
当真是一个有勇气的女子!
带着他们虚拟的羡慕,在新疆工作,
满怀期待书写人生路。
开始成为一个社会人了。
人,一旦想到美好的愿望即将发生时,内心免不了得意忘形。
很快初来乍到的热情被独在异乡的孤独,恐惧,害怕威胁,
妈妈给的进入社会的第一笔钱,也所剩无几,不知道把钱用到哪里去了,
自我感觉把钱用在了刀刃上,可没钱了,不敢再向父母讨要。
宿舍没有网络,只得下载一个万能钥匙,“借”别人的网来和家人、朋友视频。
不能告诉家人自己一个人独自在外的孤苦,毕竟是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大马路上的橘色灯光打在身上,身旁没有任何的朋友,只有熟悉而又温暖的声音,给人慰藉。
既然已经选择,就应当做好一个人会面临的孤苦无依。
可这点,是万万没想到的,因为我是带着别人羡慕的眼光孤身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
人生第一次觉得,毕业后再向父母要钱是件可耻的事;
没有钱的日子,真的很没有安全感;
高估了自我适应新生环境的能力。
知道确定工作地点后,内心安定了许多。
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就不会胡思乱想,这是真的。
累,也没有时间想入非非。
毕业后的热情再次重现,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桌椅板凳全部摆放得规规矩矩的,因为马上要开学了,我将迎来人生中的第一批学生,还是维族孩子。
我想,人永远不会忘记事情的第一次。
买了好几本关于增长工作技能的书,满心欢喜的想着,理论结合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工作一定会做得很出色。
大学欠下的专业技能债,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你来还。
刚刚接触孩子们,是幸福的。
整天欢声笑语弥漫在校园各处。
“还没有准备好,还是得给孩子们上课。”
“好吧,课后多看看提升专业技能的书吧。”
说的时候信誓旦旦,看书的时候却没了动静。
“好累呀,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时间,让我看会电视休息会儿,让我出去逛逛,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就在这样的反复循环的思维方式里,给了自己温柔的享受休息时光,提升专业技能的事,渐渐抛之脑后。后来我发现只要脑海里,出现了“不”字的身影,人就很难坚持做一件事,真的,这难度堪比登山。
时光飞逝,正如朱自清在《匆匆》一文所言,“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原本打算在新疆待久一点再回家,后来因为一些原因,今年辞职回家,重新寻找一份工作。
一年,过得快也不快。
曾经工作的不愉快,已经悄然而逝;
只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这一年,使我明白了:
岁月,对人来说,是一样人捉摸不到的东西,
然而,就是这样东西,使人更珍惜自己的时光;
既然专业技能不够,那就自己想办法学习,自我成长;
既然进入了工作圈,那就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
毕竟,优秀的人都还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