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7月国家提出双减措施以来。闺女学科类的课外培训就全部都停止了。我的想法其实也回归了本真。以孩子目前的学习能力来看,她是能跟得上学校的学习的。对于她以后学习的规划,我也是想充分发挥她的主观能动性。让她自己慢慢学会掌控自己的自己和生活。毕竟已经三年级了。
另外,对于她的素质类的学习,根据她这几年的艺术学习情况,再结合目前家里的经济状况,我的想法是,素质类学习为她将来的生活和工作提供另一种可能,也可以说这些方面的学习可以她增加更多的艺术品味。所以,对于闺女这方面的培养,我继续让她学习钢琴,舞蹈,另外在少年宫给她报名学习了独唱和长笛。
尽管我对闺女现在的学习看得很明白,对她的未来也有一定的规划。但是有时候还是会有焦虑。为什么呢?虽然国家现在不允许周未进行学科类的培训,但闺女班里很多同学仍然参加了周一到周五的课外培训。每当放学时去接孩子时,和家长一起聊天,总是听见今天这位同学课后有培训,明天那位同学有培训。每当听到这些,刚开始还有些淡定,但随着听到的声音多了,再看看闺女有时候做作业慢了,甚至看到作业本上老师给划的错题的标记。我就开始有些坐不住了。当她做作业有不会时,我的内心就开始焦虑了。是啊,别的孩子在补课,我的孩子没补,这已经拉开距离了,然后她竟然还有不会的。这可怎么办啊?
昨天的发火来由是什么呢?
昨天闺女放学回家休息吃完饭后就已经7点多了,7点半开始写作业。她写作业时其实还是挺专注的,就是数学作业她做题的速度比较慢,而昨天数学作业也有点多。当然了,这其中也有磨蹭的成分。主要是做了一会儿她想休息。我就说别休息了。时间不多了。因为她每天除了做完学校的作业之外,还有钢琴和长笛要练习,另外独唱的谱子也要读一读。基于这两个原因,我就想让她尽快完成作业,然后好做其它的练习。闺女看她想休息却没有休息,所以在作业过程间隙也就开始有些磨蹭了。眼看到了9点半。数学作业还没有做完。我想要是这样的状态做作业效果也不好。于是我就让她开始练琴。当然对于练琴她也很不情愿。于是在练琴时,就是故意很快就是很慢,手型也软塌塌的,我提醒了几次还是没有改变。这下子我心里的火就爆发了。我把琴谱从钢琴上拿开,把琴盖合上。推了闺女一把。大吼着让她去睡觉,不要再弹了。闺女看到我发怒了,赶快跑到自己的小床上,用被子蒙着头躺下了。这时候我看到钢琴上放着她最近常带着的小盒子,盒子里有几块小小的彩色的石头。最近她特别喜欢玩这个小盒子,把它当宝贝,总是带在身边。这回因为要弹琴,所以她把小盒子放到钢琴上了。这时候怒火喷发的我,看到了这个小盒子,一把抓起小盒子,大声说着:“你跟我作对,我也跟你作对。”我拿起盒子,来到闺女的床边,用力一扔,盒子掉到了她的被子上,但是我感觉还是不解气。于是再一次抓起盒子朝闺女床后边的墙上砸过到,盒子被撞开,盒子里的小石头四处飞溅发出哗啦啦的声音。听到这些声音,我心里的怒火就消了很多。这时候已经准备睡觉的先生从床上起来了。他一边劝我,一边去闺女床上安慰闺女。我想起平里对闺女的种种。心里也比较委曲。于是,坐了下来,自己想了一会儿后,心里的怒气也就消失得差不多了。
我起身去洗漱,关上灯正想睡觉。这时闺女小声叫我去陪她睡觉。听到她的喊声,我的心里漾起一阵暖意。同时也升起了无限的歉意。是啊,很多时候我们跟孩子生气了,最先原谅我们的,最先接纳我们的是孩子。在这方面我的确不如孩子。我钻到闺女被窝里,还和每天晚上一样,给她讲故事。讲完以后陪她睡一会儿。我就回到了自己的床上。
早上起床后,我跟闺女道歉:“对不起,妈妈昨天跟你发火了,妈妈不对。请原谅妈妈。”送她到学校门口时,我再一次道歉。我希望昨天晚上我对她发火不要影响到她的心情,不要让她在学校上学时仍然感觉头上阴云密布。
写到这里,其实我的内心已经很清楚了。我发火的原因,我发火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伤害。我接下来应该怎样处理闺女的学习以及我怎样管住自己不发火。我要改,一定要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