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辈的家长喜欢批评孩子,认为批评才能帮助孩子不断改正错误,提高自己;但是后来发先,许多中国的大学生到了国外,与国外的大学生相比及其不自信,甚至许多非常优秀的中国大学生有抑郁症的倾向。于是近几年,育儿专家纷纷提出要多表扬孩子,要多夸夸孩子,经常表扬孩子的优点,会激励孩子更加努力,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
可是,夸了孩子 ,孩子就真的会如家长所期盼的更加努力,更加自信吗?我看未必,许多家长只听育儿专家说应该多夸奖孩子,可是他们根本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夸,最后把孩子夸成了害怕挑战,抵触失败,轻易放弃,甚至为了得到家长的夸奖而为之说谎的孩子。既然此事后果如此严重,那作为家长的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夸奖孩子的方法。
你是否经常夸奖孩子“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厉害”,“你太有天赋了”,“你真乖”。“你做得太棒了”......如果是,那你一定要注意了,这样夸奖对孩子不但没有积极意义,反而会有负面作用。
斯坦福大学卡罗尔.德韦克教授30年前就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遇到挫折,有的孩子能屡败屡战、不断努力的去克服困难,而有些孩子却会轻易放弃,甚至不敢去迎接挑战?她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孩子的思维观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孩子到底认为一个人的智力、能力等优秀品质,主要是由先天决定的,还是通过努力大幅改变的了?如果认为是先天决定的,后天改变不了,那就是固定型心智,如果认为这些方面虽然有先天成分,但是可以通过后台努力大大地改变,那就是成长型心智。
而直接夸孩子“棒”,“聪明”,“有天赋”,“厉害”,就给孩子灌输了固定模式,相当于跟孩子说,“你能把这些事情做好,是因为你先天聪明”,这就给孩子一种暗示:大人之所以表扬他,是因为它聪明、有天赋,所以要想继续得到大人的表扬,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就必须表现得看起来很聪明的样子。就这样,以后遇到挑战、困难,这些孩子会选择更加简单容易的,因为他们可以轻轻松松的做好,所以会自己觉得自己聪明了。如果要是选择比较难的挑战,非常失败了,不仅自己会有挫败感,而且会觉得别人认为自己不聪明了。长期这样被夸奖的孩子,他们为了维护自己聪明的形象,有时候为了让别人觉得他们聪明,甚至会说谎。
那么怎样才能给孩子灌输成长型心智了?
第一,表扬努力而不是聪明。如“经过反复练习,你现在能自己穿衣服了,妈妈为你感到高兴”,如“你看,通过每天早上花时间学英语,你比其他孩子认识更多的英语单词”,又如“你每天非常努力画画,现在已经会基本的简笔画了”。被表扬努力的孩子,当他们失败的时候,会把原因归因于自己不努力,那么下一次更努力就好了;同时当遇到挑战的时候,他们会选择更难的,因为他们相信,通过努力,就能战胜挑战。努力是孩子们自己能掌控的,所以他们相信自主地学习就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也就相信自己能控制自己的命运。
第二,表扬过程、方法而不是结果。当孩子完成一个很难的拼图(或者其他的事情),表扬孩子,“你使用的这个方法很不错,是否有别的什么方法可以更快、更好的完成了?”,表扬过程并引导孩子思考完成方法,而非直接表扬拼图拼得太棒了。家长长期重视过程,孩子自己的注意力也会从结果转移到过程,孩子会认识到,学习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如果家长总是对结果直接做出评价,如“你这个图拼错了”,老是这样说,孩子就会气馁,害怕失败的结果。所以,家长要把重点放在孩子完成事情的过程和方法上,下一次再出错,孩子就会自动思考怎么改正过程、怎么修正方法,而不是死死的盯着结果的对错。
第三,表扬进步而不是表现。如家长希望孩子刷牙、穿衣、洗脸能快一些,可以这样说,“你今天比昨天快乐十分钟,妈妈替你感到高兴”,而不是直接表扬,“你今天表现得非常不错”;或者当孩子沮丧的时候,找出一个点,和孩子之前的情况做对比,夸孩子的进步,这样孩子就会被激励;如当孩子努力了多次,依然不能算出一个题,不能写好一个字,你可以说“和昨天比,你今天已经有进步(最后能具体那一定是进步)”。
以上内容是从对孩子以后的长远发展而言应该如何夸奖孩子。实际上,还可以从另外一个维度—心理感觉进一步展开话题。想要知道自家孩子是否有被过度夸奖的诟病,想要知道如果修正这些问题,欢迎你点赞、评论并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