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音频要给大家讲的是,企业家学习的误区以及应该掌握的学习方式。
现代的每一个企业家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够勉强不被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抛在身后,但很多人虽然在持续学习,获得的结果却不是那么地有效,这种学习就像是在假装。
假装的学习通常有三种,第一种,干货式学习,只一味追求干货,但忘记了,管理经验更多是和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湿货”;第二种,自嗨式学习,无视学科分工,完全以跨界为荣;第三种,鸡汤式学习,倾向于在人的情绪激发、欲望挑逗上下功夫,却忽视那些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这三种方式都会阻碍企业家进行真正的学习,还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发展。
那么,怎么才能“真的在学习”呢?
作者提供了三个建议作为指导。
第一点,横向学、内向学
企业家学习其实是一种典型的成人式学习,特点在于学习到的东西需要与经验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领教工坊的创始人肖知兴分享过三种结合方式,一是跟过去的经验相结合,善于反思,像牛一样不断反刍吃进去的草料;二是跟现在的经验相结合,也就是体验式学习,想办法让你学习的过程中,在当时的一刹那产生触动;三是跟未来的经验相结合,即行动学习,要把你学到的东西带到工作当中去,想办法把它落地。
与此同时,这种横向学习的方法也要通过内向学习来发挥作用。内向学习也有三个维度
一是照镜子,这是说如果十几个企业家在一起,他们其实随时都在照镜子,一个人说到别人的时候,被说的那个人在照镜子,说的那个人也在照镜子。用柳传志的话来讲就是“互相照看你的后脑勺”。
二是接生婆,也就是苏格拉底说的“智慧的接生婆”。企业家自己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而其他人只用提供接生所需的条件,让“孩子”,即解决方案顺利的生产出来。
三是陀螺仪。当陀螺在一块木板上旋转起来的时候,不管你怎么倾斜木板,陀螺轴心的指向都不会发生变化。虽然企业家自己在面临各种经营决策的时候很容易迷失本心,但当和一群企业家在一起讨论时,各自就会提醒自己:你到底想干什么?人家是想做那个,而你到底想干什么?这样一直问自己,就不容易迷失方向,不容易随波逐流。
第二点,一边奔跑一边学
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说,战略不是老板们坐在开着空调的办公室里设计出来的,也不是咨询师通过数据计算出来的,必须是一边做,一边思考,在执行的过程中慢慢优化。这种思想,被称为“战略手艺化”。
对于企业家来说,良好的学习过程,有点像技艺精湛的工匠做陶艺 ,好像有上帝之手在托着他的手,让陶瓶自己“长成”了完美的样子,而不是一开始就在脑海里定好的形状。因为实际的体验与观察是激发问题解决思路的源泉。战略常常源于发现。
第三点,通过“教”来学
领导力专家、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教授刘澜在《领导力沉思录》中,就提到管理学家库泽斯的一段话,他说:“我早期的一位导师问我,学习某事的最佳方法是什么,我想了想说,是经验。导师说,学习某事的最佳方法是教别人。我认为这是个伟大的洞见。教别人可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最好的老师都是自己在持续不断学习的人。”
诺尔·蒂奇也支持这个观点,他认为“可传授”是领导力的关键要素。伟大的领导者不仅要有观点,还要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来。这至少能够带来三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创造可传授观点的过程,可以帮助人们成为更好的领导者,让他们从日常运作中抽身出来,进行反省,更好地理解所谓的组织和商业。
第二个好处是,可传授的观点能够加快领导者培养人的过程。因为领导者不能只是用榜样来教人,就像只观看老虎伍兹的比赛并不能让你学会打高尔夫球一样。领导者必须用清晰、明确的观点来教人。
第三个好处是,可教的观点能够确保信息在组织上下统一传递,让上下层级的领导人讲述同样的故事,让每个人向着共同的目标前进,遵循共同的价值观,推进组织的学习和变革。
以此看来,成功的领导者可以把教学循环植入到组织的日常流程中,让每个人每天都在教,同时也在学,让组织每天都变得更聪明。所以企业家不妨去思考:你是否把战略流程、预算流程、绩效考核都变成了教和学的机会?
总结一下,作者说的三个学习方式分别是横向与内向学、一边奔跑一边学以及通过教来学。横向学要与过去、现在、未来的经验相结合,内向学要掌握“照镜子”、“接生婆”、“陀螺仪”这三个维度。第二点边奔跑边学是实现“战略手艺化”,要在执行的过程中逐渐优化。第三通过教来学,说的是将“可传授”作为培养领导力的一个目标。
以上观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 中欧商业评论”《企业家,你们是否假装在学习?》。文章经本公众号编辑发布。
未取得授权,仅作为学习记录,侵权告知即删除。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