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的时候我有一个邻居楠楠,大家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但楠楠小时候拥有的时髦的东西可比我多多了。
电视刚兴起的时候楠楠妈就给他们家买了电视,空调兴起的时候,他们又很快买了空调。
楠楠家是养猪的,他们家只要把猪卖出去了,就会赶快把想买的东西买回来。在楠楠的心里,他们家一般是需要什么就买什么的,而她也并不觉得家里拮据紧张之类的。
但我妈的消费观念跟楠楠妈就不同了,她总觉得钱不能乱花,我们家里拮据,不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还告诉我和弟弟:我们家不比别人家,可千万不能乱花,导致我从小就觉得家里很拮据。
但长大后我才意识到,其实当时我们家和楠楠家的情况不相上下,甚至很多时候楠楠妈为了买一个想买的东西还要跟我妈借钱。
这个时候,有人可能会说:楠楠妈这才是有智慧,借钱满足当下的需求,等钱还了的时候,买的东西也用了好久了。
相比来看我妈就有点太呆板了,因为总觉得拮据,也不好意思借钱,不仅没及时买东西,还把自己的钱给了别人去流通。
这也很符合现代“消费主义”的主张:用信用卡或者花呗买买买,你就可以提前得到你想要但又买不起的东西。
但商家们只会讲述故事的亮面,让你听到那些闪闪发光的商品和美好生活就停不下来。
很多时候我都不理解我妈为什么不能像楠楠妈一样,狠狠心借点钱给我们更加充实的物质生活,我妈没理我,只说了一句:有多大能耐花多少钱。
再后来,楠楠家的养猪事业出现了一些变故,楠楠妈又习惯了把赚的钱立马花掉,遇到这种意外的大额支出,根本就没有弥补的办法,再后来,就只好变卖了一些家里的电器,但二手电器也并不值钱,所以后来的几年光景,楠楠一家都因此过着比早几年拮据很多的生活。
故事讲到这里,你或许又会觉得,我妈那种保守的消费理念,在关键时刻,是能保证一个家庭不出大乱子的,最起码遇到意外情况时有钱救急。
所以你看,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怎么样过会更加幸福谁也说不清,最重要的是,你相信了什么样的故事。
讲道理不如讲故事,血清素抵不过荷尔蒙,所以商家才会放弃一切理性的推荐,让李佳琦们用真实的试色说出来:所有女孩,听我的,买它!
连奇葩说都在辩论说,可不可以精致穷。
哈佛女孩许吉如替大家说出来了心声:必须要精致穷,就连吃shi,都要吃一口巧克力味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