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萧十一郎/Layla · 小仔
文案:小黑
· 色摄社2018年第16期人物故事 ·
作者 l 色摄社
来源 l 色摄社(ID:ziyoudesesheshe)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woaisesheshe)
“我是希里,希望的希,心里的里。来自乌兹别克斯坦。23岁。目前在北京语言大学上学。‘希里’这个名字,是我的中文老师给我的,他说‘你一直做什么事情心里都是怀着希望的,就是这件事情还没发生,但是你对它就特别的有希望,很相信这件事情是肯定会向着好的方面。那就这样,希里,希就是希望的希,里就是,心里的里’。就好像我在心里的这个希望一直是存在的。”
我来中国,不是为了玩儿的。
“我的性格比较开朗,喜欢交朋友,从小时候开始,我的社交能力就是非常好的”。希里的开朗,和她的名字一样, 让人很舒服。还有她的中文也是,口语很好,交流起来真的有时候会让你忽略她外国人的身份。
希里:来中国这个事情,挺巧合也很辛苦。之前在我们国家找实习工作,好多地方说我们给你打电话,结果最后也没有等到。后来去了一家中国餐厅,没想到当时就说,可以啊,可以实习,实习了一个星期。当时的职业是厨师,老板跟我们讲话也一直是英文的,还有两个翻译一起过来店里帮我们。一个星期过去了,老板就问我说:希里,你要工作吗?我说不行。因为当时才17岁,还没有准备好去工作。一个月之后他又问,我就开始工作了,刚好18岁了。
天赋就是好奇。
希里会五国语言,问她是不是有天赋的原因在,她说他的天赋就是好奇。她在中国餐厅工作的时候,就一直好奇,中国同事们到底在说什么。“真的很想自己去明白理解他们说的,就跑去问翻译是在哪里学的中文。翻译告诉我说是在孔子学院。我就去了。不巧的是当时申请的时间已经结束,只能一年之后再来,我还特地跟那个孔子学校的老板说了好久。后来我只能拍照自学,直到现在字还是写的不好”。
要有目标,一个明确的目标,因为终究有一天会实现的。
像所有学会中文的外国人就必然会想来中国看看一样,希里一直想来中国学习。当时工作餐厅的老板要回国了,希里就开始准备来中国留学。网申,晚了一天,“当时心情特别不好,坐在公交车的最后一排哭的不行。但还是坚持,一年之后又重新申请,参加汉语考试。当时身边的人都说不行,说想多了,要去中国,而且还要去北京”。
希里的通知书比同学的晚一点,因为这个事,她一直睡不着,跟妈妈说不知道该怎么办,完全没办法让自己开心起来。她是很爱笑的姑娘,她说一天不让她笑她就会觉得今天少了点儿什么一样。等通知书的那几天,她没怎么笑过,心情很不好,直到有一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让我赶紧过去,大使馆拿到了我的通知书,而且还是自己理想的大学,就特别的开心”。所以,目标还是要有的,就像希里说的“一定要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因为终究有一天会实现的。
做公益,是要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公益在我看来就是展现自我的价值,刚开始其实真的觉得很尴尬,但是想想我都没有试过,怕以后会留遗憾,就还是去试了。一开始还很担心自己是不是适合啊,是不是可以做的好,后来真的去做了之后,觉得是应了自己的名字一样,希里,这就是另外的一种希望了”。
我相信只要一点点的积累,我终究会成为我想成为的人。
“之前参加了一个公益电视剧的座谈会,叫守望树,专门是做留守儿童的。在我自己的理解里,我就是觉得所有的孩子未来都是有希望的,并不是一直会像现在一样。只要我们多一点爱心,所有的事情都会一帆风顺的。所以我很希望社会、媒体去关注这些孩子,也多关注关注公益。虽然刚刚开始,但我相信只要一点点的积累,我终究会成为我想成为的人。就像是守望树这部电视剧,我希望看完的人多去思考,而不是看完了就过了。
来中国三年,越来越喜欢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人。
2015年来中国的时候,希里就在想,这个国家跟我的国家会有什么不一样。真的来了中国,反而让希里感觉就像是在自己的家里。“就只有吃饭的时候有些不习惯,尤其第一个月的时候。因为中国这边吃的菜都会比较辣,但是我们国家吃的就比较清淡,最难的就是吃饭,其他的就都很好”。
希里特别喜欢中国,“我就感觉周围都是自己的朋友,没有一点陌生的感觉。和我的性格也有关系吧,到现在我朋友都经常问我,你是怎么交朋友的,这么厉害。” 希里很感谢中国的这些朋友,想来,她的朋友们也很开心彼此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