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晨
为什么我们现在特别容易产生无聊、对很多事都索然无味的感觉?以前完成一个项目会有莫名的成就感;玩一会游戏会觉得爽的不行不行的;花一个小时看书也是觉得一下子就过去了。
到了现在,能让你感到快感的事物越来越少,你的兴奋点的阀值也越来越高,大有一种看破人间游戏规则的姿态。
有的朋友花了一上午收拾了整个屋子,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在你看来就是浪费时间。
王者荣耀、阴阳师,你看着周围一个个的朋友倒进去嗨如狗,你尝试了一下,发现毫无乐趣。
拿出一晚上或者周末的一下午看完一本书,你同样觉得,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十分钟过去了,内心却是觉得已经看了大半个钟头。
一遍又一遍的刷着微博、朋友圈;打开一个游戏,玩一会,关掉,再打开一个游戏;觉得还可以再开一个视频看一会或者听一会。就这么过了1个小时,觉得挺无聊,还不如全关了去睡觉。
就这么厚重的一觉睡醒后,顿时有一种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傻傻的看着窗外不知道是雾气还是霾,毛玻璃化了对面即将入夜的灯光。你也不想开灯,就觉得这样呆住一会,也挺好,因为清醒过来也不知道干啥。
这种感觉,就像是被人为的调高了嗨点阀值,极难从各种事情上获得快感,特别是那些投入了大量成本(时间、精力)的事情,原因其实很像饮鸠止渴。
1.潜意识中抗拒那些不能快速变现的东西
人天生就是有惰性,那些需要你费力又不能马上产生收益的事情,往往内心都是抗拒的。比如看书,看书对很多人来说,带来的实时愉悦感很低,而且越深奥的书所花费的精力越多。这件事情本身设定的快感阀值就比较高,不仅仅需要你投入精力逐句看完,还需要你结合自身来思考,才有可能产生收益感,注意,这里说的是有可能,大量的情况是当下并不会产生收益感,那么就意味着这件事带给你的兴奋感很低。
对于必须是有快感才能刺激的人来说,看书这事就会极力抗拒了。
做项目或者创业同样也是如此,你需要持续的投入,期间不但不能变现和产生愉悦感,还有大量的挫败感纷至踏来。最后完成了这件事的,带给你的可能只有“终于结束了”,而不是“贼TM爽”。
2.选择曲线救国,来满足对快感的追求
我们抗拒那些花费精力的事情,但是其实是认可这件事情的,于是我们回去寻找与之接近的事情来替代。比如看网络小说,这个同样是看书,完成了看书这个行为的仪式感,同时这类书还是给你实时反馈强烈的快感,也是爽点,让你根本停不下来,这个是半个小时对于你来说就好像一瞬间,一天的时间都过的很快。
同样的,完成项目或创业带来的征服感来的太慢和太难,另一条曲线救国的路是什么呢?玩游戏。对,同样的道理,不过玩游戏是将你的项目拆分的很具体,每个阶段完成的奖励和实时反馈也很明显,修正机制配合奖励机制让你觉得这个项目嗨的不行。关于这块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为什么支付宝的“收菜”,同样的模式还能再火一把?
但是选择了曲线救国会产生什么后果呢?因为不断的刺激着这类事情的快感阀值,一旦你开始进行那些低快感(看一本大部头,或者看一部深度访谈等)的时候,就会很痛苦,同样的行为,本来获取快感就难度很大,还被大量简单低成本的事情提高了快感阀值,痛苦指数翻倍,你会变得没有耐心来处理这些事情。
3.这个时代快速、低成本的事情不断的诱惑着你
看长篇新闻很累?没事,我给你快讯和微博;动辄一个小时的视频太浪费你的时间了,我们给你短视频,让你花费更少的时间了解同样的东西;玩游戏都显麻烦,没关系呀,我们这有自动寻路,自动打怪,你在旁边看看就好了,只需享受爆装备和开卡包那一个最爽的瞬间就行了。
结果就是现在一篇正常的新闻通稿,被真正阅读的也就是大标题和几个观点小标题;一个人老老实实的看完一部1个半小时的纪录片,真正花费时间可能是一个下午,因为中途各种受不了聊了会儿微信,刷了微博。同样也可能,一下午的结果是选择放弃。
快感阀值被主动的和被动的双重刺激下,不断攀高,渐渐的发现,自己能全身心的去做的事情越来越少。之前那些自己很享受的事情,也变得没啥意思,需要更快捷,更愉悦的事情来满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