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相信吗?一部仍处于点映阶段的国产动画,竟然已经收获远超绝大部分国漫的口碑和票房进账了。
豆瓣超6万人评价出8.7的高分成绩---
而如今的累计票房也达到了近6000万的程度,这对于大部分国产动画来说,也已然是个望尘莫及的高度---
但如今这一切也都只是狂欢的余兴阶段,等到7月26日上映后,我相信这部作品绝对会一飞冲天,持续挤占在单日票房榜单的冠军席位之上。
当然,《哪吒》的黑马表现绝非无迹可寻的,整部作品的完成度可算是近几年来国产动画的巅峰。
是的,“完成度”是一个和稀泥的说法,不过不用担心,下面内容我将就一个核心问题进行解读,在看完之后,相信各位就能够明白《哪吒》的精彩,究竟存在于何处了---
“国产动画距离真正的崛起,究竟还差些什么?”
过去多年时间,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国漫崛起”这四个大字。其实这原本应该是个让人振奋的词汇,但很遗憾,当某个事情被持续的叫嚷多年后,这似乎也不自觉的多了一份揶揄和嘲讽。
10年前是这句话,10年后的今天也同样如此,难道这真的只是一句自嗨的口号吗?
确实,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如今的国产动画真的还差那么一点儿的东西---
会是画面吗?
这个问题涉及两个关键因素“资金”和“技术”。
对于前者来说,目前国内的二次元产业确实也只以“亚文化”身份而存在着,在整个社会的影响力甚至还远远不如电子游戏。
作为一名动漫自媒体创作者,我相信自己有一定的资格去做出如此判断的,毕竟一众信息流平台的流量分配比例也就足够反应每个行业的人气关注度了---但很显然,电子游戏完胜二次元动漫。
那这就代表如今的国产动画严重受限于资金投入咯?
其实事实也不全然如此。
这其中的核心关键在“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之上---
依据日本NHK电视台前段时间制作的中国动画发展纪录片,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早在2017年的时候,中国便已然以2兆500亿日元的佳绩,完完全全将日本的动漫产值给碾压下去了。
而我们都知道所有行业都存在“马太效应”的说法---行业至TOP的那几部作品,将会贡献出绝大部分的总产值。
所以说,真能叫得上号的佳作,又有哪一部不具备充足的资金投入呢?
或者更准确的形容,如今的国产动画制作人还需要为资金发愁吗?
我们不妨来看看国产动画在过去几年的发展历程---
15年上线的《大圣归来》,我们确实能看到不少为节省经费而产出的“PPT画面”,虽然大多一瞬而过,但毫无疑问,突兀感还是有点儿强烈的。
上下两图对比,完全就像两个次元的作品......
到了17年的《大护法》,不思凡导演更是将节省经费的程度拉到了究极,大面积的铺开“定帧画面”(长时间滞留同一个画面,只有配音在变化),这在当年,可真没少遭到影迷们的吐槽和讽刺。
但需要注意,上述两部作品都是导演自发“众筹”来推动的。你可以将它们视作为行业新手的成名之作,视作为创业圈里常说的“种子轮融资”。
总而言之,这就是如今社会公众出于对动漫作品的认可和青睐,以近乎无偿的要求给创作者提供追梦的基础条件。
对追梦者慷慨如此,那对于某些早已在行业内获得不菲名声的创作人和公司,他们又何须担忧资金的限制呢---
18年的暑假,刘阔这位自11年开始就以《侠岚》和《画江湖》等名作蜚声国产动画圈的导演,便给我们带来堪称国漫特效之最的《风语咒》。
而19年年初,曾凭借《小门神》享誉二次元圈的追光动画, 更是成功拉拢到美国影业巨头华纳兄弟的巨额投资,并主导创作了年度黑马《白蛇:缘起》。
至于上文提到的《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过去这几年时间,他更是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倾力支持,又是办公场地的提供,又是尖端的三维动画捕捉设备的赠予。
在4年前曾一度约束田导的制作资源问题,如今已然成为了一种忆苦思甜的回忆。
我们需要做的,也就只有乖乖等候《深海》和《大圣闹天宫》这两部田导佳作的上映就足够了---众筹?人家早已不稀罕了。
换到即将上映的《哪吒》也同样如此。刚刚看完点映不久的我仍旧陶醉在饺子导演丝毫不妥协的特效场景当中---如同盗梦空间一般的天马行空场面(纯粹为了炫技,而非对后面剧情的伏笔),也有对最终灾难的刻画予以不壮观不震撼,就誓不罢休的创作体现。
总而言之,你很难不为整部动画的经费爆炸而拍案叫绝,这绝对会是你们近几年来看得最爽的一部国漫(没有之一)。
而这系列事例都无不在确证一个事情:资金问题,真不是国产动画或缺的本质东西!
至于技术了嘛,上文提到的一系列动画都是国产动画技术天花板的代表---从民间爱好者的自发,到官方制作组的出手,基本只要制作者想做好,那产出的成品就绝对不会有半分的画面羸弱之感呢。
这里需要重点称赞的作品有两部,一为《哪吒》导演在11年前创作的《打,打个大西瓜》。
这部仅有16分钟的动画短片,却曾引起整个二次元圈的震动,观看者无不予以“史上最牛”,“华人之光”的赞誉。也在海内外的各大小活动上获奖无数---其中的亮点之一便是绚丽的特效。
但你可知道,这只是饺子导演初出茅庐,独自一人在家中蜗居3年半而促就的国漫神作呢?
其二则为梁旋和张春导演历时12年之久制作出来的《大鱼海棠》。
当然,这部作品你们绝对不会陌生了,每一帧二维画面,都具备浓厚的中国韵味,也让大多数的动漫迷明白到,“壁纸狂魔”绝非新海诚的专属呢。
事实上,国产动画人的实力在2000年前后已初具一定的规模影响力了---
根据日本NHK电视台的报道,千禧年前后的中国市场便涌现出一大批承接日本动画的制作团队(俗称“外包”)。
而随后经历10+年时间的发展,如今外包团队的规模早已今非昔比。在成为日本动画企业离开不了的合作伙伴同时,也逐步的成为国产动画制作的中流砥柱。
甭管是效率,还是能够承接的工作量规模,只要你需要,你总能以极具性价比的价码获得称心满意的支持。
说白了,技术早已不是问题!
会是剧本构造能力吗?
一部佳作除了视觉上的刺激,不可或缺的当属剧情内涵。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剧情的构造能力,是一部作品能否成为佳作的关键决定因素!
这话可不是我个人的臆想,其实早在数十年前,知名的美国作家罗伯特·麦基就已然在他的那部被无数编剧和导演奉若圣经的《故事》中,细无巨细的阐述了剧情的关键性---
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好莱坞每年都会不计成本的进行剧本开发。所谓的剧本天才不被伯乐发现的事情,在好莱坞是不存在的,他们永远饥渴难耐的等待优秀剧本的出现。但很可惜,每年上线到荧幕的作品,都同样存在数不胜数的烂作---对于优秀剧本的渴求,让好莱坞永远成为卖方市场。
事实上,人们对于剧情的青睐, 这其实是个值得庆幸的事情,尤其对个体创作者来说就更是如此。
例子同样是饺子导演的成名作《打,打个大西瓜》。
这部作品的特效确实也算是一流,但毫无疑问整体画面完成度还是会比专业工作室稍显羸弱的(这不是技术问题,这是个体创作者在综合各方面效益后的妥协)。
而最终为这部短片赢得全世界赞叹的原因就在于“剧情内涵”---
通过勾勒出身处房间的两国政要因贪婪而发动的战争,以及对战场上落难的两位飞行员从敌对到患难与共的转变描绘,嘲讽了人类的贪婪愚昧,也对战争予以鞭挞,也为人类的未来给予了极具洞察的价值导向。
当然,饺子导演在《打,打个大西瓜》的剧情挖掘能力,以及其后所获得的崇高赞誉,可不仅仅印证了剧情对动画的关键影响。他更是以一位中国动漫人的身份,向世界喧嚷了国产动画在剧情方面的强横能耐。
不过这绝非个例,基本每一年我们都总能看到在剧情方面异乎优秀的国产动画登场---
15年的《大圣》和18年的《风语咒》便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极具热血亢奋的追梦故事(尤其是前者对西游记的改编,过去完完全全不曾想过还能如此捏造唐僧角色呢---对孙悟空的崇拜,对成为英雄的愿想)。
当然,或许对于某些动漫迷来说,上述套路也存在些许模仿皮克斯的嫌疑。
不过别慌,我们还能在《大护法》看到惊喜---
是的,《大护法》的票房并不理想,但毫无疑问这部作品的口碑是足够让它齐名《大鱼海棠》和《大圣归来》的。
而其中的核心关键,便是不思凡所构造的极为精巧的“花生镇世界观”---
在小小的地域中,我们竟能看到一整个自运作得井井有条的权力体系,也能够品味到各人为追求自身所愿而做出的一系列逻辑自洽的行动。
只要你曾用心去品味,你不可能感受不到剧中透露的惊悚之感,也不得不为剧中各人为追求愿想而走向不同的彼岸,感慨叹息。
当然,或许你还会较劲说这样的剧情没有多少“中国味”。是的,这确实不假,但这个事情到来19年已经完全不再是问题了---
年初上映的《白蛇:缘起》便是依托经典民间神话《白蛇传》改编的,并破天荒的将故事聚焦于许仙和白蛇的前世姻缘。
品质如何?总营收4亿+的票房足够称之为年度黑马。
而到来最近,即将上映的《哪吒》也同样将经典小说改编得“面目全非”。
放心,这是褒扬的表述,而非指责。
在我看来,饺子导演笔下的《哪吒》绝对会是历年来你们品尝过的最最最棒的一个版本,尤其经典出现的某些关键事件点(龙太子发怒,水淹陈塘关等等),全都以绝妙的方式充填到了动画内里。
当然,整部动画聚焦在“刻板偏见”和“打破命运”这两个主题之上的设定,也足够让所有动漫迷热血沸腾,拍案叫绝,乃至泪如雨下。
再搭配上无所不在的“无厘头笑点”(相信我,基本照搬了周星驰在食神,喜剧之王,功夫等等经典作品的套路),你能不说它由表及里的全都拥有中国味吗?
剧情?放心吧,这同样不会是影响国漫崛起的关键因素呢。
那究竟是什么?
不是画面(资金和技术),不是剧本创作能力,这两样东西中国动漫产业并不或缺,那为何“国漫崛起”至今也只是一句口号,而非已经企及的彼岸呢?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答,我一直以来都记得刘阔导演在《风语咒》大卖后,面对媒体采访时说过的这么一番话:
“国产动画票房普遍低迷,品类普遍低幼的原因就在于‘国人的偏见’---认为动画片只是小孩子的玩意”。
就拿前段时间口碑热映的《千与千寻》来说,这部作品已然不下10次的跻身微博热搜榜了(白龙和千寻的爱情,国语配音,千寻的真正内涵,宫崎骏的人生教诲等等),但很可惜,最终也只能攫取4亿+的票房,只能勉强企及《扫毒2》的零头。
名垂影史的吉卜力动画尚且如此,国产动画又岂能逃脱被偏见的厄运呢?
面对这个困境,我也情不自禁的回想起饺子导演在《哪吒》埋下的这句话语: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这只是对哪吒遭遇的体现?
不,这绝对是对中国动漫产业,当下所面临困境的最强有力写照!
而随后紧接的一句:
“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去你个鸟命!”
难道还不能体会饺子导演的气魄?难道还需要质疑这部国产动画的质量和价值吗?
放心吧,醒悟吧,国漫崛起,就差你们的一张电影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