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目标内动力不足怎么办——教育心理学分享第279天
来自积极生活圈的深度对话——
家长:
有个问题近视一直困扰我:儿子这个学期在学习上有目标,有追求,连竞争对手都设定好了,但在执行中坚持不好,列的计划每天都完不成,完不成还撒谎,尤其这两日都被老师留下补作业,我感觉是孩子内动力不足,跟孩子谈过,他说自己在慢慢改,可我没看到有啥改变?请问老师,如何引导?
船长:
关于目标的设定,根据这些年辅导孩子的经验,有以下几点可以分享给你。
第一,目标收益要清晰
孩子对达成目标之后的好处越清晰,对达成目标越有帮助,所以在设定目标和过程中一定要和孩子充分讨论达成目标的好处,畅想达成目标之后的美好场景。
讨论越充分,畅想的画面感越清晰,清晰到能让孩子一想到目标,马上就像条件反射一亲想到达成目标之后的好处,这样孩子会更有动力,达成目标的可能性越大。
第二,目标要可视化。
设定目标一定让孩子自己,通过书面的形式把目标整理出来,甚至可以引导孩子画出来自己想要的目标,贴在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让目标目标可视化。
孩子自己书面整理的过程,有助于深化对目标认知和强化实现目标的决心,而贴在显眼的地方可以见到,让目标可视化,是通过目标在视野中反复出现,反复强化,达到塑造和强化目标氛围的效果。
这一点我们党其实做得非常接地气,国家只要有大的政策推出,都会以大标语、可视化的形式投放到很多地方,比如近两年的扫黑险恶,早些年的计划生育,还有很多单位内部整风开会,都会通过类似视觉化的形式,来对一些社会治理目标进行强化……
第三,目标设定要合理。
目标设定要一档起步,小步前进,这个内容在我们公益课程《唤醒孩子生命动力的16个心法》中有讲,可以再回听一下,在这里这再举一个例子,来加深大家对这个点的理解。
我曾经辅导过一个叫小可的孩子背古诗,小可有轻微的学习障碍,正在读一年级下学期。一开始,除了帮他一起做目标的可视化,讨论达成目标的好处之外,我还和他一起商量前四天的目标就是每天背一句古诗。
每天只要小可背下一句古诗,我就肯定和鼓励他,到第四天,孩子完整完成一首古诗的背诵,我说孩子真的很厉害,你连续四天都达成了目标,并且四天的结果加在一起是完成了完整背下一首古诗的大目标,这太了不起了,很多人都是偶尔能达成目标,但能持续四天,每天都达成目标,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我说孩子我在你背下的这首古诗下面签名见证一下吧,见证你每天都能背下一句古诗,连续4天持续达成目标的神奇过程,孩子听了特别开心,于是我在孩子背下的这首古诗下面,签上我的名字,同时写上了一句见证的话语:某某某每天都能背下每天背下一句古诗,连续4天持续达成目标,最后把一首古诗全部搞定,完整拿下。
孩子看到这个签名见证之后,更加自信和有胜任感,眼睛都是亮的,这时我说,你敢不敢挑战一天背两句?……
他因为有前面成功的体验和成就感做支撑,很自信的就答应了……
就这样,目标的每一次升级都是建立在前一个目标的达成所带来的胜任感和成就感之上,最后,这个在学习上有障碍的孩子,实现一个学期背完整个小学必背的75首古诗,孩子在学习上也变得更加自信。
上面这种目标启动逻辑如果连学习有障碍的孩子都能帮到,也值得我们带孩子试试。
第四、目标设定要有对手。
很多人看我这么说,肯定是想要让孩子和对手比,不是的,不是让孩子跟对手比,而是让孩子跟对手学,因为比会让人自卑,学会让人成长️️️️。
把孩子引导到跟对手学的角度,让孩子认识到,每次孩子从对手那里学到一个优点,都是一次进步,都是一次成功,都值得庆祝,都要肯定孩子学习能力强,而不是超越对手才算成功,才算厉害,真正厉害的高手,就像有吸星大法一样,擅长吸收所有对手身上的优点和强大之处。
我甚至曾经告诉过一个孩子,如果你能从10个对手身上学,在每个对手身上学到10个优点,你就是有100个优点的孩子,你就会在超越自己的过程中,悄悄拔尖,最后一鸣惊人。
这样做才是帮助孩子真正突破突破【固定型思维】的限制,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最后关于撒谎,我们要看清楚撒谎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背后真相是:孩子以前和我们不撒谎,说真实情况的时候,他没有得到包容,支持和鼓励,他可能得到是训斥、指责,甚至是让人特别痛苦的羞辱。
人的本能都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所以孩子为了不那么痛苦,哪怕是暂时不那么痛苦,于是就选择撒谎。
每一个撒谎孩子的背后,一定至少有一位不能接纳和包容孩子犯错的家长️️。
如果家长能对孩子的错误或失误有包容,有理解,有支持,甚至有鼓励,让孩子感觉到每一个错误或失误之中都有巨大的资源可以挖掘和使用,孩子就没有必要撒谎了。
回复完毕,希望对你有帮助,祝你在我们【中国好父母·积极生活圈】这个“马群”里有收获,有成长,幸福欢快的拉手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