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读书复盘
《好的孤独》陈果
原文-----—
两个人的“独处”
朋友”的前提是真诚——真实坦诚。在他面前,我可以成为我自己,我可以只是安静地思考或木木地发呆,却不担心冷场的尴尬,我的神经可以放松到无所思、无所想、无所虑,我可以像一只静态的玻璃杯那样透明地存在着,就像不在一样。衡量“朋友”的标准,只在于“问心”:是否安宁?是否和平?是否满足?是否幸福?
朋友”带来的不是热闹的人气,用来驱散寂寞,相反,友情如健康而宁谧的空气,让彼此在其中感受到的是共同“独处”的乐趣,甚至超出了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欢乐。换言之,朋友成全了我更好地领受孤独。比如,几个朋友,在一个屋子里,一人占一个角落、一盏台灯、一本书、一个喝水的杯子不说话,各自陶醉在书里的人情世界中,偶尔抬头,偶然对视,却不必投之以笑容,也无需准备什么表情。
个人的独处常常妙不可言,但有时会伴有一丝不安、一点错觉,会出现时空的恍惚感,或是对真实存在的怀疑,就像一个人在山间树林游荡的时间长了,会有种不辨归途的迷糊。而与“知己”一起的“独处”扫除了这样的疑惧,让人更轻松温暖、更安心逍遥,与之相处就如同与自己相处一样自在自然,没有造作,毫不刻意,不必说话,无需交谈。相互的理解和信赖构成了一种宽松而闲适的氛围,在其中,我们安然地共享着生活的韵律,时间化为彼此合拍的心灵节奏—安静却不清冷,共存而无干扰。知己之间的相处,也如爱人之间的交往,最佳状态是“二人世界”,这样更便于深入探讨一些揭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隐秘话题,对于这样的亲密交谈而言,三个人就显得过于拥挤了,两个人之间话题的磨合往往格外自然,而要找到三个人共同的兴趣点,就要破费心思了,即使找到了,谈着谈着相对而言总会有一个人树立的话题之外,于是其他两个人就要重新巧妙设计对话的内容,再一次将第三方要入其中,对于真正酣畅淋漓的交流,这样的顾全大局,恰是应当避免的分心,二人世界往往使得谈话坦率而专注,话题的选择随意却默契,交谈的过程中常能出现意想不到的精彩,不经意间一星半点的小思绪,也能在思想的碰撞中大放异彩。
------------------------
我不是一个喜欢群聊的人,大多数时候我和朋友之间更喜欢一对一的交流,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更深入的更自然的,进行每一个话题的交流。我们在彼此面前都放松,以一种自然的状态进行交流,不用担心是否说错了什么,不用担心是否有其他人被冷落。以前我总认为这样是性格不够开朗的表现,或者说不够被欢迎,但是现在我明白了,这其实是心灵与心灵对话的一个必然要求,两个人之间会形成一个特殊的气场,另外一个人想要插进来的话是非常困难的。
而对于交新朋友这件事,以前我总以为是因为,随着人年龄的增长,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现在才明白其实是因为我自己给自己的内心设定的屏障。遇到陌生人,我首先考虑到的是我为什么要主动去接近她呢?他跟我的气场是否相符合呢?我去接近他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有了这样的考虑或者说是顾虑之后,我与陌生人之间的交流就会少很多,会产生一种能免则免的心态。自然而然就失去人生和生活中很大的一部分乐趣,以及认识新的人的机会。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朋友之间最需要的是真诚。无论是你想要认识的人,来作为新的朋友,或者是已经认识多年的老朋友,只有当你真诚的打开心门来迎接别人的时候,别人才能感受到你的真诚,同样对你付出信任以及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