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哈佛路,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第一直觉是部励志的鸡汤电影,大概全片都在渲染主角通过万分努力圆梦哈佛的励志主线。
其实不然。
全片一小时27分,基本前1个小时,都在描绘主角丽莎悲惨绝望的生活环境,其实这么说也不准确,出生在美国贫民窟,家庭千疮百孔,父母酗酒吸毒,母亲患精神分裂症…..每个细节都在诉说着绝望,不是那种大肆渲染的悲情,而是一步一步向前走永远是更深的泥淖的绝望,是无声的绝望,是水滴石穿的像是阴冷石缝里长出细密苔藓式的绝望…..
她活在这样的世界,没有失去生存勇气的痛苦,没有叫嚣浮夸的励志逆袭,有的是一种平静的淡淡的坚韧的执拗。
对妈妈的爱的执拗
“我爱我的妈妈
她吸毒 酗酒 几乎失明 精神分裂
虽然 她总是这样 总是这样 总是这样……
我爱她 我是确实爱她”
“我妈妈去世了
感觉好像被打了几巴掌
我猜我老是以为她会好转的 会照顾我
很蠢是吧?”
“她从来都没有照顾我
是我在照顾她
她是我的孩子
但现在她不在了
就是这样”
“现在是时候你照顾你自己了
我会永远活下去的”
对生/对未来的执拗
“我不想做个傻瓜 我要去上学”
“我只是需要一次机会
需要一次机会爬出那个环境
个人我认识的人都是愤怒 疲惫
他们只是挣扎着活下去
但我知道有一个世界 更好的世界”
“为什么不是我?
什么让他们与众不同?”
“这是一种渴望
不是不可能”
“我想和人们站在一块儿
不想在他们之下”
……..
二十余分钟,从母亲死了开始,丽莎的“风雨哈佛路”真正开始 。
她为自己赢得了进新学校的机会,为自己找来父亲跨过一道监护人的门槛,为自己一夜时间连坐地铁八号线四个来回解决“无家可归”,为自己攻修10门功课2年念完4年高中课程,为自己在18岁的第一天寄出奖学金申请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无家可归而不必被带去收容所….
丽莎终于去到了那个“更好”的世界
去了哈佛,
有了能住的公寓,
一切都很好
只是只有一个人了。
还好只有一个人。
你为你自己的过去感到悲伤么?
你是指?
我是说在地铁里睡觉 吃垃圾桶里的食物
嗯 那毕竟是我人生的一部分 这也算是一种幸运 幸运的让我被迫往前看 没有后路
我只能往前看 到达了一种状态“好吧 我要尽我所能的工作 看看会发生什么”
然后现在我要上大学了 是《纽约时报》给我出钱
(台下掌声夹杂着释然的大笑……但记者仍不放过)
所以说 你是幸运的 那你要是能改变什么 你会怎么做?
耶 我愿意把所有的后来的幸运还回去 让我的家庭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