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目标可以分为两种:1、为获得资讯而阅读;2、为提升理解能力而阅读。
有人读书(比如《斗罗大陆》等网络小说)是以娱乐为目标,鉴于娱乐是建立在获得资讯的基础上,所以归结在“为获得资讯而阅读”中。
现在,让我们拿过一本书。
我们在阅读时,对作者说的东西很了解,我们就获得了资讯(但理解能力不一定会增强),如果这本书从头到尾都读得非常轻松,完全了解作者想表达的,说明作者和我们的头脑是一个模子中铸出来的,他只是把我们共同了解的东西说了一遍而已。
如果我们在阅读时,并不完全了解这本书,那我们知道这本书要说的东西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力。很幸运,我们读这本书时,不仅获得了资讯,还有可能提升了理解能力。
注意:我说的是“可能提升”。事实上,能不能提升,要视你的阅读方法而定。如果看不懂就去百度查导读,豆瓣查评论,这种不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获得的观点,是无助于提升我们的理解能力的。
只有一种方式是真正的阅读。不借助任何外力,凭借既有的理解力,玩味眼前字句,慢慢提升自己,从只有模糊的概念到更加清楚的理解为止。
这种阅读,是对自己的挑战,让阅读真正成为一种脑力活动,也是更高的阅读技巧。
所以,这里我们可以为阅读艺术下一个定义:凭借自己头脑,不借助任何外力,通过玩味书中字句,来提升自我的过程。
只有这样阅读,我们才能获得破茧而出的感觉(当然,这种阅读不是让你埋头死磕,而是有一系列技巧的,以后我们慢慢一起学习)
两种阅读目标有时候是可以同时实现的。比如我们正在读《万历十五年》,书中的一些史实(资讯)我们熟知,并且可以用既有的理解力来阅读其他史实,这时我们正在完成阅读的第一目标:获得资讯。
而当我们读到“以道德代替法制,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时,发现作者的思路超越了我们原有的理解。我们努力通过书中字句和自己既有的理解能力,判断作者说得对不对,部分对还是全对,并作出了自己的评判,这时,我们或许能完成了阅读的第二个目标,提升了理解能力。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得资讯重要么?非常重要,事实上很多成功都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
但理解资讯更加重要。在海量资讯面前,必须通过自己努力辨别这些资讯,理解这些资讯,资讯才有意义。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是高中生阅读水平,就很难理解“去杠杆化”、“自由资本主义”、“客观主义”、“习得性无助”的意义,那就只有通过阅读本来无法理解的相关书籍,来提升自己,理解这些词语的概念和意义。
所以,我并不歧视以获得资讯(或是单纯娱乐)为目标的阅读,只是感觉老天赐予了我们头脑,我们应该在阅读上做得更好。
现在来说电视、广播和网络。
这三种方式传播的资讯,一般情况下,我们都能融汇贯通,他们能增加我们的资讯,却不能提升我们的理解能力。
有时,电视、广播和网络还会向我们灌输观点,他们掌握传播学规律,善于包装,精于此道,让我们不用思考就能表现得宜。但这种凭借外力获得的观点,本质仍是一种资讯,无助于提升我们的理解能力。
我们可以在心中默想一下,看电视听广播和上网时,头脑在独立思考么?在判断他们说的对还是不对,全对还是部分对吗?能给出一个适当的评论吗?
事实上,很多观点(尤其是网络)不是靠论述来说服我们,而是靠诱发我们的情绪来获得传播效果,这是传播学的基本规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