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大部分人认为理财是。
如果不是,那也是有钱人做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这大概是我们不断接触与理财相关的负面消息导致。当然这种对事物的看法同样也适合用于保险上,有人曾说道:不懂保险,但主动去了解再行购买的人,算是稀有物品。
绝大多数人在接触的外面传来的消息的时候,无论消息性质的好坏,经过大脑思考再对事物进行判断的很少。多数人被消息本身所带的情绪引导,潜意识认为这就是事情的真相或者根据自身经验以及个人喜好来给所见所闻下定论,不管是哪一种没有经过大脑推敲的认定,最终都进入了“偏差认知”的怪圈里。
当然,并不是说经过大脑思考了,对事物的判断就一定准确,证明事物的过程是需要经过实践的,比如,听到消息的下一步动作是去搜寻证实消息的证据。所以,在不明白“所以然”的时候,带有主观情绪的行动是不明智的决定。
回到正题,在百度搜索一下“理财”,迎面而来的是各种眼花缭乱的各种广告,不得不让人感知:理财=骗子。
市场运作过程中产生经济流动,参与者可能获益也可能折损,对于折损和基础的利益不满足的人会想尽办法来获取最大收益,因此,在出现优质理财方式的同时,也会出现理财骗局。
在利益面前,我们需要做的是冷静分析,搜集资料以此来确认是否值得投入金钱与精力。
什么是个人理财?
这一点上,不同人对它有不同的定义,我们先看维基百科对于它的阐述:
个人理财是指应用金融学原理,指导个人或家庭的财务决策,例如根据财务状况建立合理的个人财务规划、参与投资活动等等。包括:个人收支、资产、债务、税务、保险等。
对于自己的财产应进行合理安排,种类分别有三类:
1、风险低,收益有限:现金、存款、保险、养老金
2、风险中等,占用资金多,收益可观,需要专业知识:邮票,钞票,古董,字画,艺术品、房地产(写字楼,住宅,高速高路等)
3、风险高,收益高,变现能力强:创业、外汇、债券(国债等)、股票、基金、贵重金属(黄金,白银等)、金融衍生品
我们大多数人的钱都在等风险低、收益有限的这一栏目,比如:存款。
我们再看看一些接地气的说法:
我认为,个人理财就是合理的安排现金流
我认为,个人理财就是对财富的经营管理
我认为,个人理财是一门学问(他说这个,我其实挺想打他的...)
上面说的都有道理,对于普通人来讲,理财的本质应该是一种态度。因为理财是让人们过上高质量生活的一种方式。有的人对于理财抱着畏惧和疏远的态度,有的人对于理财抱着发家致富的态度,这些都是不健全的思想,除非“你的资产通过理财而得到收益已经让你生活无忧”,也就是说,要么你有万贯家产,要么你有超人的智慧,要么你有雷打不动的决心。
然而大部分人的经济能力在中下层,所以通过实业创造源源不断的收入,是投资的堡垒。
理财的目的是什么?
理财的目的是提高对于金钱意识,提高自己的收入,最终目的是让现在以及未来有一个更好的生活。
无论收入高低,有理财的意识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比普通人深刻。通过对收入的合理分配(理财),一部分收入用来保障你的基础生活,一部分用来固定存款,一部分用于投资(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大的盈利),一部分用来实现你的梦想(投资自己等)。
有人肯定会疑惑,真能做到?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对自己的收入还没有规划,那么现在就可以开始规划了,你收获的甚至比你预期的更多。而绝大多数改变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有效的方法夭折在还未行动的思想襁褓里。
在网上找了一张分配图:
小贴士:
有的人建议要理财先记账,经常忍不住买买买的人,不知道自己一个月花多少的人,家庭煮女、煮夫可以通过记账提高对金钱的意识。一般人都会大概估计出他本人一个月的生活开支,总之,不管你记不记账,都要知道自己一个月基本生活支出范围。标准普尔家庭资产分配模型,普遍适用。记住,要有持续的收入和强烈提高收入的欲望。
回到问题,为什么感觉理财就像骗子?
首先存不靠谱的理财产品;再者我们所处的环境、周围的人给我们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与认知的欠缺。
在西方,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给他灌输这方面的知识,我们本土的孩子接触很少,如果家长能正确的给予指导,小孩子会比跟他同龄人更优秀,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红包等问题。(这是一门待开发的学问和一种新型价值观,即使是富裕的孩子也不一定能接收到)。
总结
这一篇文章主要就是传达一个概念,理财不是有钱人的事,每个人都应该理财。提高对于金钱的意识后,专注于你想做的事情,勇于创业,勇于提高自己的收入,做更好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