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近日阅读松浦弥太郎的《思考的要诀》,第一章已接近完毕。
该书为写作训练营小羊老师推荐。刚开始阅读,不免有些失望:文字太过一般,成语较少,词汇也不多,更莫说华丽的辞藻或成语。我想这不是译者的缘故,应该是松浦本来的文字风格。
但因为是老师力荐,想必有它的出彩之处,只是不合自己的胃口而已。所以,还是要读下去的。
可第一章读至过半,总是要思考其中的文字和文意的。文字质朴简洁,文意清晰缜密,逻辑结构严密。读后能溶于内心的文字和文意,也越来越多。我已被该书深深的吸引,我知道我初步读懂了它。
进而我思考自己的写作领悟到,对于我一个初学写作的新手来说,华辞掌握本就有限,使用技巧更是“拙”而不凡,因此,在打好写作基础阶段,更需要训练的是对文字字义的揣摩,合理的组合和使用,而不是华辞名句的堆积、垒砌,因为那样的文字,看着很美却华而不实,读起来朗朗上口却索然无味,给人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无法靠内容和真情实感吸引读者,犹如古代的骈文。
只有用简单的文字,写出充实的文章,久而久之,才能把基础打牢!
我忽然想到一个检验的办法。如果一篇文章,小学生都能完全通读下来,却并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那么它在文字的简洁朴实上,大概算是过关了。我们再由大家来评鉴它内在的逻辑和思想,如果仍是严密合理。那么,这算是一篇非常上成的文章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