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李,是我最佩服的人,没有之一。当我们忙得鸡飞狗跳时,他却气定神闲。你发送的邮件,他能第一时间回复;大量的群消息,他也从来没落下;提交给他的资料,更是不出一个小时便审核完毕。
同样的工作,为什么他效率这么高?
细聊之下,终于明白,他并不是有超能力,而是有“快速阅读”的本领。
《快速阅读术中》,作者印南敦史也是这样一个具备“快速阅读”能力的人。作为一名书评人,他可以做到半小时看完一本书,一年看700多本书。
如今信息爆炸的社会,具有“快速阅读”能力的人,可以迅速地从海量信息中,甄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提炼出关键词,找到重点,并思考处理对策。这一能力已经成为了一种核心竞争力。
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为我们推荐了“流水式阅读法”,快速阅读,加倍提高工作效率。
1
什么是流水式阅读?
作者说:“流水式阅读就是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
01、这种阅读最大的特点是,不刻意追求记忆。
读过即可,不回头,不重复。让阅读像流水一样,自然流淌,水过留痕,轻松愉悦;
02、流水式阅读法的第二大特点快速、高效。
就好比在一些自动化工业企业,“流水线”、“流水作业”、“工作流”,这些都是很常见的名词,指的是各道工序之间的流动。光听名字,是不是就觉得很快?
03、“选择性”,是这种读书法的第三大特点。
流水式阅读法,又称为“跳读法”。选择关键词、重要句段来读,一些非重要内容甚至可以直接跳过。
2
哪些内容适合流水式阅读?
当然,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全能的。流水式阅读法,也只适合阅读部分书籍,比如:商用致用类实际、市场上的部分畅销书和一些干货类书籍。
这类书籍大多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来阐释。
在我们已经大概了解了书籍内容的情况下,我们要重点阅读的是作者的“怎么办”部分。看作者有这样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给我们什么启发?
至于作者作者经历和自述部分、具体论证实例、还有作者为渲染情绪而进行的高谈阔论部分,我们只需快速浏览即可。
比如:我们阅读《快速阅读术》这本书,就可以采用流水式阅读法。
很显然,这是一本阅读方法论书籍,书中的重点在“流水式阅读法”、“呼吸阅读法”、“如何养成良好读书习惯”。重点阅读作者的主张,其它部分都可以跳读;
再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我们将重点放在阅读的四个层次上,其它部分都可以略读或直接跳过。
还有《高分读书法》,主动阅读是贯穿全文的逻辑主线,我们将重点放在与“主动”相关的方法论上,装帧读书、像记者一样提问、整合阅读等。
3
流水式阅读的4个步骤
常言道“学以致用”。懂得再多的道理,不去运用它,知识还是知识,没有变成生产力。
那么,怎样践行“流水式阅读法”呢?作者建议遵循以下4个步骤。
01、快速浏览序言、目录
从序言和目录中确定那部分内容重要?哪部分内容没有阅读的价值?
这种方法,其实就是《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检视阅读法,从大的框架上,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02、着重看开头五行、结尾五行
为什么呢?这是根据文章写作逻辑来的,一般作者都会采用论点、论据、论证这样的方式来行为。
比如我最近看的一本书《你缺的不是努力,而是变现的能力》,在“变现的能力”这一章节的叙述中,就是采用“变现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变现”“变现的方法”这样的结构论述的。
从开头和结尾,我们已经获取了新知,其它部分就可以跳读。
03、找出关键词相关的段落
与关键词相关的段落不宜快读,反而要详细阅读。比如《快速阅读术》这本书,“呼吸式阅读”、“流水阅读法”、“阅读习惯的养成”这些涉及到“阅读方法”这个关键词的,一定要认真细读。相反,作者简介、具体案例分析,这些内容可以跳读。
正如作者所言,“阅读不是为了复制100%,而是邂逅1%的精华”。
所以,我们要保持对关键词的敏感度。读一本书,遇见最美好的那一行。
04、随时换挡、缓急有度
如果一味快读,会产生“隔靴搔痒”之感,也会错过很多知识点;相反,总是慢读,也会索然无味。最好的方法是像开车一样,高速时换快档,一路飙车;坑洼不平的山路,一定要切换到低档。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有缓有急,才是阅读一篇文章的正确姿势。
4
曾经有人问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先生——“如何提高效率,以便能做更多的事情?”
罗振宇说:“其实一个人的效率是很难提高的,唯一能做的就是控制自己少做一点事情,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就不要做,挤压时间把所有的事情凑合做完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具体到阅读这件事情上,我们也不妨“少做一点事情”。无关精要的部分就不要读了,没有价值的内容就果断舍弃,这样才能腾出时间"邂逅1%的精华”。
阅读如此,人生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