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专题可是牛逼轰轰的,是一切理论的基石,是金融学当中“理性学派”和“行动学派”的分界线。它就是市场有效悖论。
市场有效悖论主要分为有效市场假说和行为金融学派,有效市场假说的的奠基人之一法码认为,市场是完全有效的,什么意思呢,现在市场上的价格已经反应了所有的已有信息,如果没有新的信息出现,价格是不会有变化的,你再努力挖掘过去的信息,对于想要预测未来的价格变动走向 都没有什么卵用,而行为金融学学派的奠基人希勒 认为,市场是无效的,即现有市场的价格还没有包含完哪些已经公开知道的信息,还待挖掘。是不是有点混,举个例子,开车的过程中,你发现你正在行驶的这条路很堵,你想换一条,那很多人都会有这个想法对不对,然后你们找到了另一条不那么堵的路,那说明之前你 脑海中的到达目的地的路很堵的信息是不够全面的,之前的信息是无效的,如果你们找来找去发现所有的路都很堵,那就说明之前你脑海中的到达目的的路很堵的信息已经够全面了,之前的信息是有效的,除非未来有新的路段开发出来。这样讲 是不是茅塞顿开的感觉。
那么到底哪边的观点是对的呢?这一点我就不得不佩服诺贝尔奖的包容性了,就是这两个相互博弈的观点 却在同一届获取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恰恰就是上文提到的有效市场假说的尤金砝码,和行为金融学派的罗伯特希勒。而这两个学派都通过自己搜集的证据证明了自己论点的有效性,
那这个时候你可能会问,这个市场有效无效的机制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金融学的命名也是很有意思啊,当市场有效悖论的两边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又有一个经济学家提出“市场不完全有效”的原理,同样也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个原理说的是 变得有效的过程,其实就是大家不停搜集信息,分析今昔去寻找交易机会的过程。怎么理解?也是跟周期有关,月满则亏。就是当市场无效的时候,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找到超越市场获得超额利润的信息,这个时候大家的积极性就很高啊,大家都在不停的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知道信息对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弱 ,市场趋于有效的时候,大家就没什么激情了,停下来, 然后市场是往前走的 又会产生很多未被挖掘的信息,累到一定的程度 又会有人去挖掘信息获取利润,周而复始。
所以研究市场有效悖论,对我们日常投资影响还是很大的,第一,既然市场是高度竞争,高度有效的,市场就不太会有那么多容易得到 盈利机会,所以,不是专业人士,这个时候我们宁愿选择让专业的人帮我们打理资金,不要自己瞎操作。 第二就是,非要自己研究股票啊,区块链啊,什么的,你就要明白,现在的市场是处于一个有效的还是无效的状态,如果是一个有效的状态,那你在看见一个投资机会的时候一定要反复思考,你是否掌握了别人不知道的肯定的信息,这个机会是不是别人没有发现或者少数人发现的机会?如果不是,那么在下手之前 请再好好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