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本书,突然想起斯大林曾说过一句话: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永恒的东西,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发展。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变化呢?是无视,是愤慨,是蹉跎,是面对还是早早察觉早做打算?
或许你会说不知道,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谁动了我的奶酪》4位主人公的选择吧!我想你会在他们的身上寻找到自己的影子。
作者写“奶酪”故事的初衷是帮助自己应对生活中一次痛苦的变化。这个故事帮助他明白如何认真对待变化的形势,及时做出调整,从而实现人生中一次质的飞跃。
而朋友的发现他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变后,纷纷向他请教,他就把奶酪的故事讲述给大家听。几年后,他的那些朋友告诉他,奶酪的故事对他们帮助很大,不仅让他们在变化面前保持幽默感,并且还根据变化不断调整自己,从而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事业、生意、健康和婚姻。
故事的主人公是两只小老鼠与两个小矮人的故事,两只老鼠是嗅嗅和匆匆,小矮人是唧唧和哼哼。他们的性格特点各有所长,嗅嗅代表嗅觉灵敏,观察力强,而匆匆代表的是行动力超强,而哼哼代表的是发现问题后选择逃避的逃兵,唧唧代表的是蹉跎一段时日后的反思行动者。
而他们的结果是:
嗅嗅和匆匆因为嗅觉灵敏,观察力强,行动力强,在变化到来前早早做好心理准备,于是在变化来临时,能够以意料之中的心态对待,并立马转头寻找新的契机。
而两个小矮人哼哼和唧唧的表现就不尽人意了。哼哼面对变化的态度是不愿意面对,怨天怨地,不断责怪数落因变化使自己尚失的种种好处。
而唧唧面对变化的反应是:一开始的惊呆、沮丧到精疲力尽时的反思,再到战胜自己的恐惧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超越自己获得新奶酪🧀️。
整个故事中,唧唧这个人物的事迹作者写的笔墨最多,是作者最想通过这个唧唧人物的行动轨迹让我们得到启发的点。
当我看完这个故事,我小女儿在我旁边写作业,然后我跟她分享了奶酪的故事,接着令人高兴的事出现了,我发现她写作业、读英语读故事的速度都提高了很多。
原本写一页生字需要用23分钟左右,结果在故事讲完之后发现,她竟然用了15分钟就搞定了,而且字体也是美美哒。
其次是读英语和读故事,之前读英语在20分钟内只能读到380个单词左右,结果那天读到了615个单词,远远超过平时的水平。
而大女儿呢,她在我说完这个故事之后,果断拿起这本奶酪书,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细细品读,然后告诉我,我也要去改变,我要把我的任务全部做完,然后妈妈你教我做饭吧!这样你忙的时候,我就可以自己动手做饭来吃了,不用你那么辛苦忙完还要给我做饭。
而我的变化是,之前一周看不完一本书的我,竟然能够做到当天看完一本书,这给我的感觉真是太棒了,真是令人难以置信,曾经那么羡慕的别人,如今自己也能做到。
我想,我一个带着三娃的女人,不仅要管孩子学习还要管孩子吃喝拉撒的人,在看完这个故事后都能做出改变,相信没有那么多娃忙碌的你,在看完这个故事后做出的改变,绝对会远超于我,比我更胜一筹的,加油!我看好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