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我们身边的人都在说。
我要爱自己。
但是为什么要爱自己?怎么爱自己?不知道。反正大家都在这么说,那我也这么说。至于到底怎么做,也不敢问。好像大家都知道。我不能表现的我不知道。
我爱自己,怎么爱?那我就爱呗。然后,我就想,怎么爱自己呢?接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然后,我就爱自己了。然后,你们不是都说爱自己就能爱别人了吗?然后,我就能爱别人了。因为我爱了自己,别人就必须一定会爱我。
又是要挟。因为什么,所以什么。又是在要资格。有资格了,才能被爱。还是认为天然的自己才能被爱,不付出就不会被爱,还是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付出了才有爱,还是在要挟。而完全不愿意相信,爱和关系的需求,就像人的吃喝拉撒、安全、性欲一样,都是人的需求。你满足了吃喝拉撒,就会想要爱。要不到,就痛苦至极。还是臣服于自己最简单的感受吧。
为什么要爱自己?
在心理学艺术治疗的工作坊中,我们经常会做很多的“游戏”。在简单的“游戏”中,就会看出一个人的模式,也可以叫做“剧情”。俗称“习惯”。也可以理解为“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命运”。我们与他人相处的模式,是我们内在和自己相处模式的投射。所以,在我们处理关系中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就是我们自己如何对待我们自己的问题。我们可以概括的尝试说出这样的话。
他不爱你,就是你不够爱自己。
所以为什么要爱自己,为什么要先爱自己。处理好自己和自己我关系,就能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自己学会了爱自己,自己处理好怎么爱自己,才会处理好怎么爱别人,怎么形成和他人舒适自在的关系。
怎么爱自己?
首先,解决什么是自己。
我们经常会在头脑中想象各种各样的自己,有些来自于现实,比如媒体,比如我们身边的人。这是“偶像“的概念。这些也是“标签”的含义。方便速成与归类。方便让别人一看就了解到如何与我们相处。然后会要求自己,然后按那个路子去形成“自己”。不说对错。
检验的标准——你的感觉。
你舒适,快乐。那就是自己。压抑,痛苦,就不是自己。然后,再寻找。在现实中,碰撞、检验,受伤、感动,直到完全去认知自我。这个时候才形成了一个心理上的成年人。有了自我之后,再形成内聚性自我。然后,再形成超我。最终到无我。
简单说,就是你的需求等于你。爱自己等于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怎么满足自己的需求,就是把需求现实化。把爱现实化。不是要关系,而是要现实。
想要陪伴就要陪伴。不是,当我女朋友吧。想要交流就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你是我男朋友,为什么你的想法都不告诉我,而不是我们聊聊吧。
比如,
陪我去看电影吧?而不是,你当我男朋友吧,你爱爱我吧,你陪陪我吧!越现实化越能要的到。
我当你男朋友,艾玛,要付出好多责任和代价啊。好可怕。不想回。
我爱爱你吧?怎么是爱你,不知道啊。不想回。
陪陪你,就两个人干呆着吗?好无聊呀。不想陪。再说,到底怎么样算陪你呢?
所以,每次你没被爱到的时候,严格的说,是你对自己的需求不明确。你希望对方像神仙一样的懂你。他也只是个人。你说出现实需求都有可能不被满足,跟何况你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才可以满足自己。那你怎么才能被爱到?
比如,
如果你和你女友分手了,她有了新男友,你还想联系她?那么,爱自己的表现是什么?满足自己的表现是什么呢?
我的需求是联系她。那我满足自己的需求就是给她打电话?不是。你得弄明白,你为什么联系她?联系她给你带来什么?证明自己是重要的、证明有人认可我、陪伴我、照顾我、心疼我。那你现在管她要,她给不了你了啊。你联系她,她也满足不了你的需求。你并没有在爱自己哦。你反而再次证明了自己不被爱。所以你要找能满足你需求的人和事,在现实世界中去寻找,你完成你的需求,你现实地爱自己。
一个不行,找一群。因为,你需要,你就反复地要,死皮赖脸地要。就像饿了要吃饭填饱肚子一样。每个满足一点,一部分就可以。肯定能找的到的,并且现实生活的反馈,对爱自己,自我疗愈更重要。再不够,再不满足,就自己做些什么,自己认可自己,自己满足自己。在自我满足,他人满足之中同时进行。自己去反馈,自己去摸索。
比如,
你看我说刷完所有的臭鞋子,我就刷完了;我说我收拾卫生,就收拾得这么干净整洁,哈哈哈,我真不错,真是个干净整洁的人,我好棒呀。哈哈哈哈。
对,就这么傻傻的自己赞扬自己。
爱自己,就是有时候做一堆别人觉得挺傻挺天真的事,然后你自己觉得特高兴,你那时候那张幸福的脸,让所有人都忍不住跟你亲近。
最好,再让这份赞扬现实化,让爱现实化。
身边有其他人事物的时候,可以外求。怎么不可以呢?不用僵化。满足了自己就好。没有人的时候,就在镜子里好好学会欣赏自己。最起码,能大声地说出,其实,老子(老娘)还真的挺不错。哈哈哈哈哈。
这就是自己爱自己。
在完成自己爱自己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愿意和你一起的人。爱,往往就真实地发生在这个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