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什么语言学家或者是说认知学家,在语言文字的局限方面真没有什么研究。我只是根据我自己的体会谈一下自己作为作者和作为读者在面对语言文字的时候的不同心里状态。
我现在不清楚现在是我的问题还是说大家共有的通病。
就我作为一个读者来说,在我认为知识无用或者是愤懑的时候,我会特别关注一篇文章所有的漏洞,这里不是说语法或者是用字上的错误,而是文字错误。比如说鸡汤文里面说的“痛苦是化了妆的幸福”,我会说这是bullshit,逻辑上不通,生物学上更不通,造成痛苦或者是幸福的生物物质肯定是不同的,两者有什么共同之处?现在想起来,这种人我通常叫他们“杠精”。
而现在我作为读者,更加关注的是文章的有意义的地方或者是新鲜的表达方式,反而不去挑什么毛病了。有道理,是我的第一的需求,新鲜的表述是我第二的需求。不管是评论的、还是鸡汤的、还是其他类型的文章,我都能平和对之,如果作者与我格格不入就是无法把握凑到一起去,我还会默默的放下它,希望它能找到下一个懂它的人,反正这个人不是我。
可是当我作为一个作者的时候,情况变得极其复杂。一方面我想要吧自己所有的心思用尽各种方式淋漓尽致的释放出来,另一方面我又在心里面不断盘算着怎样表达和构思才能没有任何逻辑或者是用语上的缺陷。
一开始我觉得是我自己的自尊心在作祟,对自己的创作和想法没有十足的信心,总归是要担心这几个字在别人心里面的看法的嘛。但其实细想起来,这里面的原因感觉其实是很复杂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鸿沟有时候是难以想象的,基于各自的经验、知识、认知的差别对同样的文字往往有不一样的理解。有时候在写作者把自己理解的所有知识进行一连串的连接的时候,往往不明就里的读者会觉得有些话简直是一种多余。有时候读者会带着自己先验的视角去审视反而会有超乎意料的解读,就是“你看到的蜘蛛”可能就是“我看到的蚂蚁”。
关于类似的想法,子非鱼有过一段极其精彩的描述:
作者的思路,自有作者自身的非逻辑要素使然,其运词造句,意蕴别具他解,却常常不为作者所自知,于是一意孤行的挥洒成章,结果无异于摆出了一副专与读者作对的架势。
这其实就是很好的解释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问题。如果作者与读者共用一个脑袋,那当然不会产生任何冲突,但是也会失去了阅读的意义。阅读的本身意义就是拓展视角,大家共用同一个窗户,再美的风景也会变成单调的乏味。
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心就是这样,真诚的读者和诚实的作者之间也会有聚有合。这里引用摩莱给他的《自然法典》里写的一段序言:
人们是否读这本书,对我关系不大;但是,如果要读,就应该先读完,再提出任何异议。我急不愿意人家半听不听,也不愿意让有成见的人来批判。为了了解我,就必须放弃自己最珍视的偏见:请你摘掉这块面纱一分钟吧,你将会惊讶的发现,你认为从中汲取智慧的地方,正式一切载货和罪恶之根源。你会清楚的看到自然的最简单和最好的教诲,它总是处处与通常的道德和政治不相容。如果你的心灵和理智已经被通常的道德和政治的信条所迷惑,你既不愿意也不可能意识到其荒谬之处,那么我就听凭你这谬误之流去吧。
作者要尽力客观坦诚,并且做更好的创作者;读者也要客观独立,做一个合格的阅读者。
但是那种拿起来读了第一段就说“胡说八道”的人,不是你的读者,也不是能和你共享观点,碰撞火花的人。其实我们,都是一人分饰两角,如果我们都不在纠结,或许彼此成为知音的可能性就要大得多。
最终,没有具体怎么办,仅为自己记,且为各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