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妈家暂住,被要求辅导小侄子功课。
小家伙考试分数很低,明明简单的东西,你一提他就会,但就是考试考不出能缓解家长焦虑的好看分数。
老师觉得他粗心大意,家长觉得他不用功,被两者耳提面命批评的多了,小家伙也很郁闷,甚至隐隐有点厌学情绪。
我给他鼓了半天劲,炖了好久心灵鸡汤才做好了思想建设。然后我们一鼓作气把学过的课本知识重新梳理了一遍。学习结束,两人相视一笑,都自信满满,觉得这下必定万无一失。
我向父母打包票,保证他学的非常好,书本上的知识都掌握了。小侄子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我,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然而,考试结束,依旧是低分。
面对小侄子满脸的茫然和哀怨,我也有些措手不及,不知如何是好。
我甚至都觉得试卷上的分数对不起孩子,明明人家学的挺好的。
可就是找不到低分原因,让人疑心是否冥冥之中存在考试魔咒。
直到,我见到了他的考卷并请他读了几题,魔咒总算解开了:这个小家伙认识的字不多,碰到长的题目,他根本读不懂!因为不认识字,经常张冠李戴,所以答题自信满满,结果南辕北辙。
找到了症结所在,我们加紧突击了试卷出题常用词汇,标出重点用字并多加练习。果然一段时间以后,考试成绩提升了许多。
父母以为我们的补习卓有成效,但其实我根本没教他什么知识,只是带他弄清楚了原因。
我先生,大学的时候英语奇差,四级两次都不过的那种。
网上找了各种学习英语的方法挨个尝试,什么背单词、听广播、看电影、口语角等等,形式繁多,不以累举。然而结果都收效甚微。
有一次他自己实在受不了了,问我:“我以后大概率也用不上英语,为了有可能用上的那点小几率,有必要这么辛苦学吗?”
我一阵无语凝噎,敢情他的问题在这里。索性告诉他:“你不必学了,问题不在那些方法上,而在你自己身上,你不改变自己态度永远学不好。”
人生很多事情,弄清楚失败原因比学习成功方法更有用。
然而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宁愿相信方法论,也不愿真正去弄清楚原因。
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不够优秀,他唯一想到的是学习如何变优秀,甚至去模仿他觉得优秀的人,而不愿思考自己平庸的深层原因;
一个人如果想要更有钱,他想的也是学习致富的方法,甚至大量阅读财富榜上富豪们的发家史,而不是弄清楚自己为什么无法拥有更多的钱;
一个人想要更大的影响力想要更出名,他会热衷于学习别人成名的方法,甚至不惜东施效颦哗众取宠,而不是思考自己缺乏影响力的原因;
我们习惯于找方法,是因为方法可总结可借鉴,且被前人证实有效,不愿意找原因是因为原因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且需要自己思考,需要认识自己并直面自己的不足之处。
还有一点隐秘的心思是:我们潜意识里总认为这个世界上有捷径可走,只要学到成功者的方法就可以。
然而,万法皆空,因果不空。所谓因果,有因才有果,有果必有因。不改变因,用什么样的方法都只能得到同样的果。初始设置不变,无论选择如何出发,也只能到达同样的地方。
网络时代,个人的成功容易被放大,成功者们也乐于谦虚的隐藏起自己的努力和探索过程,给人感觉仿佛轻轻松松就能成功。像极了学生时代,和你一起玩,但是随便学学就能取得好成绩的学霸。只是即使拿来学霸的方法,又出了几个学霸呢?
人生是一次单程旅行,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别人的方法,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行程的快慢和沿途的精彩程度,但是能走多远,要去往哪里,是由你自己决定。
在出发之前,我们该弄清楚自己的配置和方向,遇到问题时也要先找到原因再寻求解决方法。
少向外探求,眼睛不要总盯着别人看;多向内探索,基于你自身去努力和改变。
一个人能完全认识他自己,清楚事情的因果,他必定少烦恼,有大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