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志兰姐在听了深圳经典诗文朗诵会后,给我打来电话。她说:“听了话剧演员的朗诵,觉得朗诵就是说话交流嘛,没什么难的,好像我也可以朗诵。但是听了播音员的朗诵之后,觉得他们的声音太好听了!发音好标准啊!让我觉得朗诵就是一门高大上的语言艺术,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志兰姐的话很有趣。红石老师也说,播音员很难跳出语言表达的框框,跟演员的朗诵相比,美则美矣,但缺少个性化的东西。
薛飞老师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这是因为播音员和演员的职业特点决定的。播音员是通过声音表达作品,演员时通过声音来表现人物。播音员的语言的吐字归音的功力要好于演员。
播音员的发声训练体系更多的是借鉴了中国曲艺的发声基本功,而演员的语言发声的训练方法是照搬西方声乐的发声基本功训练。二者的相同点是:语言的发音推动力都是从腹部发出来的,是有柱状的气息支撑着的。区别是到了口腔之后,声音的线路不同了。歌唱的发声一直往头腔走,发音点好似在眉心出来;播音员则在口腔往外走,发音点要打在硬颚上。二者的共鸣区有所不同。歌剧演员和话剧演员要把声音送到剧场的最后一排,因此他们的音量较大,口腔的运动幅度更大一些,共鸣腔用得更多;而播音员的声音要进话筒,所以音量不需要很大,但是声束要集中。
所以很多话剧演员听着声音美、共鸣好,但字音不够清晰;播音员的吐字归音很到位清晰,但是声音缺少变化。如果二者能中和一下各自的优点就好了。播音员多练练气息和共鸣,拓展声音的幅度;演员多练习口腔共鸣,在吐字归音上下功夫,把每一句话清晰到位、举重若轻地送出来。
薛飞老师很佩服北京人艺的台词功底,人艺的语言基本功有独到之处,可以说二者结合得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