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秒还好好的,后一秒就能立刻哭出来,我真不知道是怎样做到的。
今天回老家参加夫家舅父的丧礼。孝家出来迎客,按照当地习俗,我是该拉着哭腔,被人搀扶着进入才是。奈何我不会,估计是在众人的疑惑中就那样板着脸进去了。老公在一旁打圆场,她不会哭。
哭,没有人不会,但要在非自然状态下说哭就哭,说停就停,我是真不会。
十多年前,在姥爷的葬礼上,我对家里来的人前一秒还拉着哭腔,后一秒就能笑着和人聊天的状态很不理解。也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巡着哭声望去,不理解她为何哭的这般伤心,上完香,和人客套时,立刻又换了表情。我觉着假,心想,怎么假惺惺的,心生厌烦。
姥爷过世后,曾在网上看过一篇介绍西府丧礼的文章,虽然几次泪目到看不下去,但还是坚持看完了。
西府是周礼之乡,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丧葬的礼仪。其中,哭就是一种礼仪。在该哭的时候立刻起哭声,在还停的时候立刻停,是礼也。这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渊源。虽然,随着当今生产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礼仪都简化了,但还是能寻到周礼的痕迹。
理解了,也就不再厌烦,会哭的我也听听,看看,我不会,便按照自己的心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