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书》写文章,我最赞赏它的编辑功能,就是已经发布了的文章也可以收回修改后重发。不像微博和微信,一字如印,难以修正。
在学生时代,我写作文很少修改,日记本上的文字更是如此。后来,到了单位,纵使动笔也多为抄录上级文件,总结会议记录,然后填写一些变化的数字即可,不需要文学性。
上了《简书》,我一开始是想着先从旧日笔记本上抄录一些文章试试,可当我把它们找出来,与人家的美文一比较就看出了差距,根本搬不过来,除少量的经过着力修改增减后,可以发布,余者皆需随想随写。
现在,我每写一篇文章,都得去查看史书原文,不能像以前那样单凭记忆就能组织起材料来。写完后,最少也检查三遍,最后一遍还非得读出声来,以便检查语句的节奏是否合适,“音律”是否流畅。
就这了,也免不了出错。比如说《浑人的文采》这篇文章,我发布了几天以后才发觉那个“浑”字的加入及曹景宗的过往还是没有交待清楚,于是,就把它转回来,反复修改,不仅在原文中加了200多个字,还把一些段落做了前后移动,并加了许多连接性的文字,使之成为一个有逻辑性的作品。
当然,由于我学业不精水平有限,有些错误就是看了多次都没发现。所以,当有书友给我挑出错儿来的时候,我是非常高兴的。
比如,前些时发的那篇《英雄之失》里提到的“军饷”二字,原先为“军响”,是手指在手机屏上滑动描述不清,软件出了错,而我在校对时又没有发现。文章发出去,有朋友提出来了,通过《简信》告诉了我,我马上去进行了修正。另外,她还指出了我在《名将传奇——郭子仪》里的一处错误,我居然把“贵妃自缢”写成“贵妃自溢”了,蒙她指正,欣然修改,很是感激。
再举个例子,前几天我发的那篇《名将传奇——韦睿》里提到“韦睿是这支北征大军的主帅”,原文这个“征”字是另外一个字——“争”。这倒不是说我写错别字了,而是故意的。关于这个字,《南史》为“伐”,《资治通鉴》为“侵”,我故意用了个“争”字,意为不偏。可书友提出应该用“征”字,我思之再三,接受了。因为在统一的过程中,战争双方很难用正义不正义来作判断,因此,虽然“争”比“征”更中性,但看上去还是有些怪,故釆纳了“征”字,也较中性。
为什么要这么认真呢?这和我写的文章的内容有关。因为我写的主题主要是历史和《红楼梦》,无论是涉及古人,还是涉及红学,我都不能出错,如果我写错了,就是对他们的不尊重,我不能因为他们无法与我争辨,就胡说一气。
裘法祖老先生有一个座右铭:“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我们写文章也算一种做学问,那就是要不知足的,笔下之文必须是尽己所能精雕细刻的结果。
昔者,仓颉造字,鬼神惊惧,说明文字是神圣的,是有力量的,我们要对得起文字;今曰,天南海北,有人看你的文字,那就是有缘,要对得起读者。
感谢文字,感谢朋友们,感谢《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