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原谅我突然想到了这个词语,跟郭某明的电影撞了真是不好意思。
刚看完摩根·弗里曼的一部电影,名字叫《遗愿清单》。影片内容大致是讲一个富人和一个穷人住进了同一间病房,都被告知只剩下六个月的生命,于是两个人一起写了张遗愿清单,出发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最后得到人生终极奥义的故事。剧情不能更简单,所以其实看完也没有什么感触。
不过倒是由此想到一个以前曾经很热的问题:假如明天是最后一天,你想做些什么?
我想过这个问题,可是最后没有什么答案,因为确实也没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情。我想如果只剩一天时间的话,我倒是想一个人静静地呆一会儿,什么也不做。安静和孤独的生活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觉得身体开始慢慢地充满能量。
这两年不知道为什么,似乎染上了焦虑的症状。看着身边同学一个个出国的出国,竞赛的竞赛,准备考研的已经出发了,而自己读大学这两年除了在校广播台发光发热之外,就没有做出过什么特别的成绩。
尤其最近兴起的“碎片式阅读”就更加引起了我的焦虑。我带着寻找人生哲学的目的去拜读这些成功人士所写的小篇文章,“不努力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出色”、“越努力,越幸运”这一类鸡汤变种文曾在短时间内入侵了我的世界,然后我又读到诸如“你只有二十岁,慢慢走”、“让身体等等灵魂”之类的文章。两者相互抵触,简直让我莫衷一是。
说到底还是我没有主见,其实我很羡慕那些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的人。从早到晚都在忙碌,为了实现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也有过这样的时候,我明白那样的过程其实是很快乐的。
正如以前讲过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情怀一样,灵魂里有两套系统:一套入世,一套出世。人生春风得意的时候,就想实现理想抱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失意了就开始投奔佛家和道家,做一个远离俗世不食人间烟火的情怀浪子。一旦事业有所转机,又开始屁颠屁颠地跑回去。
现在也是一样。年纪轻轻二十几岁就想着安逸的生活呀、做一个平凡的人呀,其实就是在现实世界里碰了壁却又无能为力而已,所以才会变得灰心丧气,慢慢开始向往所谓出世的情怀。这么说可能有些灰暗,不过静下心来想想就是这样的。你连人生都不曾经历过,哪儿来的飘逸超脱、出世顿悟?
我相信不止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想法,生活在童年时候是那么美好,然后开始慢慢变得绝望。譬如说,小时候还在想,长大以后是读清华好还是北大好,然而真到了那个时候,才发现自己实在是太渺小,根本够不到那个门槛。
越往上走,越是灰心。
我和高中的下铺室友一起探讨过这个问题。高考时候我的成绩更好些,毕业以后去了一所还算中等的一本,他则是刚好过了一本线几分,最后去了一所二本。毕业两年以后再一起聊天,发现两人的世界已经差得很远了。
其实我很慌,也很怕。倒不是怕自己能力不行,是怕大学四年都过去了还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现在已经两年了。他说:“你怕什么呢?好好享受学校最后几年吧,时间不多了。你现在都怕,将来怎么办?”
我很羡慕他。室友虽然常常会做一些出格偏激的事情,但是同时胆子也很大,什么都敢做,也什么都愿意去做。大学生活于是过得马不停蹄多姿多彩,比起我来实在是充实太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才能去勇往直前。我现在是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太清楚。
“想要什么就去做什么。”最后室友是这样告诫我的。可是啊,我总觉得人生不是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的。高晓松说:“我们的人生不能只有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诗和远方。”可是倒过来说,人生除了诗和远方,也必须有眼前的苟且。假如我只是孤身一人,那么我愿意去流浪,或者去沉沦;去体验现在以外的所有事物,或者干脆就这样什么也不做。生活怎样都没有关系,哪怕清贫潦倒一些,只要我过得舒服,那就好。
可是我的生活里不能只有诗和远方啊,我不是孤身一人。
人一旦被生活所胁迫。就开始迷茫和恐惧;越是迷茫和恐惧,就越是迈不出步子。然后就只能站在原地,继续迷茫,继续恐惧,继续焦虑。
闲得发慌又怕得要命,自然就开始思考一些人生哲学的问题,越想越没底,越想越悲观。伟仔说我写的东西总是“宇宙浩瀚,人类渺小;时间易逝,人类渺小;自然奇妙,人类渺小”,其实并没有错。如果生活每分每秒都过得充实快乐,我也不会去写这样的东西了。
所以呢?是现在抓紧时间去做一些事情,还是相信船到桥头自会直?我不知道。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抱歉,我还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