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这几日一直阴雨不断,连门都不愿意出,家里蹲着。也没心思打扫房间,整理内务,这是屋内的清洁度还在我可以容忍的范围内吧。然而,就在家蹲着的周末,却是脑洞开完了上半年甚至是全年所做之事、所行之路、所听之乐、所读之书、所交之友。最重要的是所读之书和所交之友。
周五下午集团开了年度工作会议,我这不懂业务的居然去汇报了关于项目成本管控的内容,撑死胆大的,一点都没错,不知道是誰借给了自己这么大的胆子。想来还是分管业务副总给我恶补了业务知识点吧,自己讲完了没觉得啥,这位老弟还特意去问了同参会的人,问我讲明白了没,还将反馈情况告知了我,让我感动的一批。有同僚如此,也是胆子可以更大点都没事的。一个会开下来,对集团要求公司要做的事情的本质和原委又理解了一遍,保底思维有了。
周末,正在梳理清明期间师父要来上海办培训班的后勤事务,发呆了好久。突然有些时日没联系的一位师兄主动联系了我,推荐了“包子堂”,包政老师是《华为基本法》的起草者之一,研究德鲁克著作和白益民著作的中国第一人,著有《营销的本质》、《重新认识管理》,被誉为“中国管理学之父”。师兄在读包老师的《管理学教育的反思》,她所搭建的读书小组读完了《梅奥的本质》,目前在读《管子》,准备共读《管理的本质》、《营销的本质》、《互联网的本质》。师兄将《管理学教育的反思》中她所摘录的三条,结合正在筹办的培训班,提出了一些建议,让我茅塞顿开,顿时跳出了格局看格局。
又一次验证自己的运气真的不是一点点好,总是在一些不自觉的时空里,会出现一个人一件事,让自己保持清醒。原本自己认为,管理专业对于我来说,实践方面用处已经不大了,没有必要再花时间去打磨;好好花点时间考量退休后的兴趣爱好才有趣。现在看来,还是着相了。于是,决定参加师兄的读书会,将自己本年度看医书的格局放大些,改惯性的二元论为大道同源的一元论。入群之后,看到各人介绍,完全可以洞见,今年将读什么书,和谁一起读,会有些什么样的思想火花,这和学习理解古中医典籍,完全是不矛盾的。不是当苦行僧的料,何必去假装呢?我还是好好感受和享受各类自然而来的机缘吧。
有趣的是,这样的念头起来后,下午和晚上几个筹备小组的事项都有了阶段性成果呈现。我也开始有了不同常规的思路和想法显现出来了,也愿意去发表想法了。一念万念,万念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