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针灸笔记(七一)——二间与三间

大肠经的第二个穴位是二间,二间对应五俞穴是荥穴,穴性属水,是大肠金的子穴。实则泻其子,所以,当大肠实证的时候,就可以在二间穴做泻针。到底是虚症还是实症,就要看病人的病的时间有多久了,久病为虚,初病为实,我们知道这个以后,就知道是在子穴还是母穴上下针。二间穴位于手指,第2掌指关节桡侧远端赤白肉际处。微握拳可取,见下图。

我们在二间穴下针的时候,是要让患者把手指头弯起来,会看到一个横纹头,在横纹头上面一点点下针,不要在横纹头上下针,在横纹头上下针,会很痛的。

我们的手上有三条阳经,当我们在抬手的时候,靠的就是这三条阳经,如果我们手不能向上抬,而且梳头会很困难,那是手少阳三焦经的问题;如果手不能往后摆,那就是手太阳小肠经的问题;如果手不能向前抬,那就是手阳明大肠经的问题。

二间穴的主要功效就是解表,清热,利咽。常用于身热头痛、咽喉肿痛、齿痛腮肿、目痛鼻衄、口眼歪斜;手指肿痛、麻木、屈伸不利;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牙痛,鼻出血,麦粒肿,肩周炎等。

从二间穴跳过来,进入手掌关节缝,这个缝就是三间穴,取穴方法与二间一样,微握拳。三间穴有一个很有名的透针,就是三间透劳宫,这个针法对于手指的风湿关节肿痛,效果很好,在这个透针,一般要留针半小时。

三间穴具有清热解毒、清泻阳明火热、散解头面风热、消肿止痛之功,可治疗阳明热盛、风热上扰的头面五官疾患;手阳明大肠经循胸络肺属大肠,所以,三间穴通过清泻阳明郁热,宣畅气机、通调腑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邪壅滞、气机不畅的胸闷气喘、腹胀肠鸣、泄泻痢疾等。

三间穴为大肠经输穴,五行属性属木,木通肝气,性善条达,通经活络、舒筋利节之力较强,长于疏调手阳明大肠经气血,治疗上肢痿痹、瘫痪;又因此穴位于手部掌指关节处,能祛风除湿、舒筋利节,可治疗手部肿痛、麻木、瘫痪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五、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金(井)水(荣)木(俞)火(经)土(合) ,金水木火土。 大肠经是上午的五点到七...
    南歌吟阅读 6,540评论 1 1
  • 手阳明大肠经是十二经中的第二条,前承手太阴肺经,后接足阳明胃经。 大肠经值班是在卯时早晨5点-7点之间。...
    love佑baby阅读 2,607评论 0 3
  • 大肠经的循行路线 起于食指桡侧端(商阳穴),沿食指桡侧上行,经过合谷穴,上入两筋之间,从前臂桡侧上行,走向肩关节前...
    连玉璇阅读 19,811评论 0 14
  • 鱼际穴与少商穴 鱼际穴,像个鱼肚子,在骨头和肌肉中间,下针要下在骨头和肌肉的缝中。鱼际是荣穴,属火,治乳痈,也就是...
    了凡工作室阅读 1,322评论 0 0
  • 三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输穴。 穴名:三间的别名是少谷。 少谷与二间别名间谷的命名方式一样,都与穴位另一概念“谿谷”系...
    锦似半夏阅读 2,399评论 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