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无缘死”,就是孤身死去,没有亲人或者是与亲人完全断绝了联系,没有朋友,骨灰无人认领,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真实姓名和身份。《无缘社会 》是日本NHK电视台资深采访记者作品合集,采访主题是“现代人的孤独老死”,记者们探寻无认领的遗体生前的故事,还有一些“无缘死”的预备对象,呼吁社会的警醒和反思。书中提到的这些案例,其实都是一些普通人,平凡而辛苦地活着,突然在某一天死去,很久之后才被人发现,大部分都无人认领骨灰。从记者的文字中不难看出记者对这些人的同情,同时他们也在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人与成为“无缘者”。当然,我不是要来探讨原因,仅仅聊点个人感受。
书中的最后一段说:“在我们的社会渐渐变成‘对别人不感兴趣的社会‘的今天,尽管回归以往是不可能的,但我仍衷心祈愿我们是一个能够同情别人、同情生命的社会”。所以这本书一直力求唤起读者的同情心,而唤起同情心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无缘者”们的生活描述得足够凄惨。当然,我并不是在说记者们在夸大事实,记者们虽然他们做了大量的调查,但是对于已经死去的人,不管再多的调查,也不能真正还原其生前的生活状态,也无法判断到底活得是凄凉还是自在。有同情心不是坏事,但有时候所谓的同情心不过是自以为是的自我感动罢了。
还是那句话“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或许在外人看了,他们的生活孤独凄凉,可是他们未必这样觉得。生活没有完美,看起来再美好的生活也有其痛苦和无奈。或许有些生活方式不符合社会主流,又或者有些人迫于无奈不得不以某种方式生活,但是个中滋味也只有自己能评判,在人已经死去之后用拼凑出来的生活景象来告诫别人,难道不是一种对死者的不尊重?就因为他们死后没有亲缘,就否定了他们的一生,这难道不是一种傲慢?反正死去的人无法说话。
死都是痛苦的而且是个人的,没有人能替你承受死亡之苦,等到了死去了,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了,还在乎自己死得是不是孤独吗?就算死去时儿孙满堂、也能够风光大葬,这个人就能高高兴兴地去死吗?
我相信不是每个“无缘者”都是不得已的,其中必定也有人是自己选择了这种生活方式,享受单身自由必然要承受孤独的,关键是到底什么是自己想要的。既然自己死去了就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还要为了能让自己“有缘死”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生活方式呢?
之前也看到一篇文章探讨“孤独死”,作者的观点和我一样,人应该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那篇文章里面提到日本女诗人茨木则子,她与丈夫没有子女,丈夫去世后她独居三十年,最终因脑溢血倒在了自己的书桌上,按照她的遗愿也没有追悼会和吊唁。比起“无缘者”来说,她还有个侄子可以帮她料理后事,但在大多数人眼里她还是走得凄凉,可是对于她本人来说可能算是理想结局了。茨木则子曾说,希望清静生活,写作到死。她也一直是这样生活的,死去的前一刻也还在写作,能让自己热爱的事业伴随自己走完人生,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如果她不是独居,或许她能获救,但是脑出血的后遗症未必比让她就此去世更好。我外公多年前因为第二次脑出血去世,第一次救得及时,后遗症也就是行走不便,上个月外婆也是因为脑出血去世,距离因出血入院差不多半年时间,先住了一个月的院,过年前又进了ICU,医生一直劝家里把老人接出去,毕竟已经没什么希望了,因为疫情原因,直到3月才接回家,期间基本都是没有意识的状态,家里人还算尽心尽力地照顾,对于我妈妈和舅舅他们来说,就算外婆毫无意识,只要在就是一种心理安慰。但是我觉得如果我什么都意识不到,那我和死了又有什么区别呢?我想对于茨木则子来说大概也是一样的体验,如果她只是呼吸而没有意识,反而是更悲惨的境地。
过去看到独居老人死亡多日才被发现的新闻,我也是同样的感受,觉得他们很可怜,自己绝对不要落得这样的下场,所以一直抱持着年纪差不多就找个差不多的人结婚吧,什么喜不喜欢不重要,只要让自己不至于死得那么凄凉就成。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面对和看到的生离死别也越来越多,看多了,对死亡的看法也在改变。如果我活着只是为了让自己死得稍微“体面”一点,为了这点体面要违心地活着,那活着真的没意思。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 想结婚的就去结婚,想单身的就继续单身,反正以后你们都是要后悔的”,既然都是后悔,那我选择当下让我开心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