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读书少的笨呆瓜
先解释一下,我改的新名字——读书少的笨呆瓜
其一:
读书少,少的可怜,几乎用手指头就能数过来,不仅少,还记不住,够可怜的了吧,可是还不止这,还有更惨的
其二:
笨嘛,就是笨,没有多余的意思,有的话那就是更笨。
其三:
呆,我们家教授说,我就是个书呆子。大概他说的就是呆板,不懂变通之类的意思。或许就是我这样的。但我想给它一个新的定义,*书呆子*即喜欢读书又爱发呆的孩子。没毛病吧。
其四:
瓜。丝瓜,冬瓜,各种瓜。尤其以前两种为代表。谁规定丝瓜必须是长长的,冬瓜必须是圆圆的。以后我种一个圆圆的丝瓜,长长的冬瓜给你瞧瞧。
那日,在去吃饭的路上。越想越觉得,我更多的时候都是一个人。
从上学开始,小学,一周五天基本都在上学,中午回一趟家大概两个小时左右,晚上从吃晚饭到睡前,还不全都是在和爸爸妈妈一块,更多时候我睡了爸爸也没回来。第二天早上我就直接起床上学去了。中午放学回来不一定能见到爸爸。初中的时候爸爸妈妈不在家,我大半个月回一趟家,在家呆两天,还是跟爷爷奶奶住一块,平常很少跟他们说话,两天时间很短,转眼就过去。就这样过完了三年初中。高中的时候,一年回一次家,大部分时间待在学校,除此之外呆在姑姑家。一转眼又是三年。我来到了大学,真正的一年回一次家,寒假回家一个月左右,或者不到一个月,又是三年。三年三年又三年,想来我基本都是一个人,所以习惯了一个人,其实不是习惯,是不习惯也得习惯。造就了我很多时候不喜欢麻烦别人,有的时候是觉得自己一个人办事效率比较高,有些小伙伴真的很拖拖拉拉,受不了。我一个人的时候走路特别快,走路带风的那种。跟舍友一起走的时候,慢的都快憋死了。跟老太太散步一样。
从上学的时候就听到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习是更多的时候是自己的事。老师的存在更多的时候是给你一个指引,不要总寄希望于老师让你做这样,老师让你做那样。
小学可以有这样的思想,甚至初中也可以有。但是到了初中就会发现已经在变化了。到了高中这种现象就更明显了,会学的和不会学的,成绩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到了大学,这种差距会立马拉的很大,会学习的有自己打算的,早已经跟着老师做课题了,或者考相关证书或者考第二学位了,或者在为自己的事业打拼了,等等等。
你会发现如果没有自己的想法,在这个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里根本无从下手,你会迷茫,你会无助。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东西,不要寄希望于有救世主,如果有那也只可能是你自己。
最近观察了一个人,挺有意思的。
她本身是想考研,租了房子,买了相关复习资料。但她每天做的事情呢全都跟考研无关,每天写的东西就是各种诉说自己考研复习有多苦多累,说自己有多么的不甘心,自己的父母都很支持自己,就算失败了也在所不辞。
乍一听,你会觉得,嗯!这姑娘好样的。
屁,每天净搞些与考研复习无关的事,各种面基,说自己与各种大佬面基,有多么多么的幸运。
比如她某天的心路历程是这样的,今天复习高数2小时,做了三页笔记,用核聚老师的话来说又是假学习,今天又打脸了,中间一通讲与大佬们面基的经过,最后再来一打鸡血,说自己不应该放弃,顺便估计一下小伙伴们也要加油。每天这样瞎折腾。
最后招架不住灯红酒绿,推杯换盏间的这种*爽*的感觉,大概是要放弃考研了,又说父母怎么怎么不容易,自己又租了房子,花了钱买书,现在又不考的话,怕辜负自己辜负父母,很纠结。
让别人给她出主意。
谁会给她出主意?——没有。
最近这两天又在跟人学投资理财,不过那个平台是个借贷平台,这是据业内专业人士讲的,大概她还不知道这些平台最近在严打。可见她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还奋不顾身,一往无前。
期间不是没有真正给她出过主意的人,有。但她一直把那人视为打击她的人。她从第一天就排斥那人。大家都明白,究竟谁更无知。但她终究不愿自己跳出她的那个所谓的舒适区。
说一千道一万,需要自己长点心。那人后来直接把她拉黑了。都懒得说了。
她从未认真考虑过她到底应该做什么。还每天叫嚣自己怎么怎么进行深度思考,今天又重读了核聚老师那篇文章,觉得自己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她越是这样,让我觉得她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已经陷进去了。
她今年大学本科毕业,按理来说。不考研也该出去工作了。
可是她没有,我不知道她出于什么原因没有去工作也不打算考研了,至少有一点她对她自己一点都不了解。
可能她周围所有的人都意识到她正在往危险的坑里走,但是没有一个人提醒她。这可能存在两种原因,有人告诫过但她没听,或者就是看着她往火坑里跳。
明白的人已经明白,不明白的人还在兜兜转转。
她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一个人生来大多时候就是孤独的,需要一个人静静的思考,而不是火急火燎的随大流,看见什么就追什么,很可能它的本身跟你看到的根本就不一样。我很害怕当她某天突然醒悟过来的时候,恨不得抽自己嘴巴子。到那个时候她可能真的哭都来不及。
人——生而孤独,生而混沌。
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有些人就是需要有人和他一块,靠他自己可能啥事都干不了。我其实对于这种人是有些不理解,可能这跟自己小时候的生活习性相关,我从小就喜欢自己一个人,也不是我喜欢一个人,是不喜欢也没办法,练过的。知道吧。我家在村边,周边也没有邻居。周末没有什么玩耍的伙伴,就是写写作业,背着爸爸妈妈看动画片。
比如说就学习这件事来说,我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学习,与我而言,这样的氛围效率最高,比那种一堆人在一起学习效率高多了。这是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时候我喜欢这样。如果是已经有基础了,要讨论方案,或者其他类似头脑风暴的,那一堆人无疑更好。
但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你的成就就是在你相当孤独的时候,也就是你心极为纯粹和安静的时候做的事。那个时候才是成就自己的时候,而往往这样的时候不会太多,因为你很可能熬不住,承受不住这份寂寞的清苦。
为什么说要有一个人也能过好活好的本领,这便是其一缘由。
都说要有目标,定位。为啥啊?没有目标是不是就是浑浑噩噩。没错。人生而混沌。偌大的世界,放眼望去你我太过渺小,所以即使你浑浑噩噩过完一生,似乎也再合常理不过。因为可能根本就没人关注你。不过说真的,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比有目标有计划的过日子还难熬,因为你不知道干啥,你觉得你就是多余,什么都不干还比谁都累。这样的生活不如早点放弃。过个有滋有味的生活,倒还轻松自在。
糊涂有时,聪明有时,我承认自己又傻又笨又呆,在这个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的世界里,我想尽可能的走一条正确的路。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我想我更多需要的是——独立思考能力。
所谓独立思考能力并不是简单地不同观点都去听,而是要首先能够把基于忽悠论述的观点过滤掉,然后再去做到兼听则明。
不要陷入愚昧——愚昧就是不知道在自己的经验范围之外,还有别的可能性。
终身学习——
找到让自己敬畏的权威,让自己自惭形秽,感到自己明显不足、残缺的参照系——这时候,会自然进入一种敬畏和空杯状态。
“终身学习”的意思,就是不断开启认知周期。“终身学习”不是说一辈子天天念小学课本,不是天天学各种英语第一册——“终身学习”是持续保持谦卑状态,循序渐进,有一天突然看清楚了一直奉为权威的人,这才证明完成了一个“认知周期”。然后,再开始“谦卑→狂妄→又谦卑……”这样一个过程,这才是“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