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经典中的经典,牧童只是牧童,只能掷一石块惊动凤凰,引出玉来乃心神所往。 牧童只是一乡野村夫,不会抚笛吹箫,偶遇《道德经》,边读边想并记录遂成《牧童眼里【道德经】》实为牧童读书笔记。借平台以求交流以矫正认识偏颇不足!
《道德经》赏析
――――牧童前言
《道德经》先前应是不分道经和德经的。或许李耳在给尹喜写这个东西时也考虑到心系苍生无以为报藉此留下点什么,顺心应手促成。内容宽泛玄妙,还真有些枯涩。初读只识无为无不为再读初识至阴至阳至刚至柔的循环又读偶得顺其自然,不释卷地读下去者少,正是这些反复诵读思索者才发现道和德是相辅相成的,后来便有了先天的道和后天的德!
有些拗口,依我的理解这样解释或更贴切。我出生地的经济文化父母遗传的智商容颜父母亲眷邻居的思维生活方式家庭的经济状况等不能被我选择的部分是道,我得在这个“圈子”里和谐地存在,这是循“道”。我得调整心态致理明事为尊道循道而努力地改变我自己,间或地改变父母乃至乡邻的生活环境思想理念,这不住地改变(物质和精神)的宗旨是先利己后利人(只有改变自已才能影响甚至改变他人),这一蜕变的过程就是“德”。
德是后天的,道是先天的。或说道是客观的,德是主观的。或说道是外因,德是内因。总而言之或言之而总她们是相互催生制约辅佐交织一起的,不说相濡以沫也算荣辱共御的了。
道虽道非常道,道是有变化的。靠山吃山是道,傍河吃河是道,自然而然的了,养山治山是德,养河疏淤是德,修好自个的性影响他人的性也是德。是以循道修性即道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