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周末,约了朋友去逛荔湾区的永庆坊。
这是我第四次逛永庆坊了,前三次去的时候,永庆坊还没现在这么火,外地的游客好像很少听说这个地方,所以一般去逛的,都是在本地生活了很久的人。每次人都不多,可以一边慢慢拍照,一边体会老西关的历史文化。
永庆坊是在2018年习大大来过之后开始正式火起来的。之前一直“无人问津”的永庆坊,就像是一个突然得到父母表扬的孩子,突然开始受宠了。
在这之后,翻新改造的工程也开始轰轰烈烈地进行,大量的游客也开始蜂拥而至,永庆坊变得热闹起来了。
在前几年,在城市改造的进程中有点处于被动地位的老西关,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热情来迎接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了,于是,应游客所需,接纳了大量的“网红店”,建了一个又一个供游客打卡的地标。
于是,之前那个安静沉默的永庆坊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繁华热闹的新永庆坊。
面对永庆坊的改造,有的人喜欢,觉得这是与时俱进的体现。也有人持否定的态度,觉得改造后的永庆坊“变了味”,网红气息太过浓厚。
关于永庆坊改造的讨论有很多,我也在很多公众号里看过相关的文章,但一直想找个机会实地考察一番,看一看现在的永庆坊究竟是什么样的,便在这个上个天气非常好的周末,约上朋友,一起去逛永庆坊。
对永庆坊的第一感觉就是人多。也许是周末天气好的缘故,刚到门口就挤满了人,再往里走还是人。到了熟悉的“岁月邮局”,想拍张照都要小心翼翼地选地方,以免被其他人抢镜。
主干道两旁的店铺早已“换了人间”,变成了饰品店和奶茶店,确实很适合逛,而且在这样的店铺里会很想消费,但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有点怀念之前那个几乎没什么人的很安静的街道。
也是有惊喜的。永庆坊最高处的顶楼被改造成了集中拍照的地方,从这里可以看到远处“永庆坊”三个大字的地标,而在二楼的栏杆处又能够凭栏而望,远眺对面非常具有老广州特色的屋顶,幸运的话,还能在这里听到隔壁粤剧艺术博物馆的粤剧戏腔。
而最里面的李小龙故居,也在近代科技的加持下,变得更具有观赏性。前几次来的时候发现逛李小龙故居的人很少,但这次来明显感到人多了不少。
从李小龙故居出来就走出了永庆坊,旁边是红砖绿瓦的西关培正小学。由于当时时间还早,我们便沿着龙津西路去探寻荔湾湖公园。
龙津西路和恩宁路的感觉很相似,都是充满历史韵味的老街道。这种街道虽然老旧,但却完全没有脏乱的感觉,反而能感受到一种历史沉淀下来的厚重感。
街道两边也都是惊喜,一家古朴的士多店,一个特色的路标,都是荔湾区独有的名片,也是在别的地方体会不到的广州特色。
在荔湾湖公园的门口买了糖水喝。五块钱一碗的糖水味道很正宗,品种也很齐全,双皮奶奶香十足、豆腐花甘甜料多,一人一碗,足以消除所有的疲惫。
走进荔湾湖,你会被这里处处体现出来的年代感震惊。之前学过一个成语叫做“合抱之木”,意思是树木由于树龄太长,树干粗壮,需要好几个人环抱。而在荔湾湖公园内,处处都是这样的粗壮老树,它们静静立着,便是一副最美好的冬日画卷。
冬日午后的公园很是热闹。老的少的都需要来室外活动筋骨,于是能看到打羽毛球的,跑步的,坐下聊天的。在这样的地方幸福似乎来得很容易,不一会就能融入到这种安宁祥和的氛围中。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中,已经把荔湾湖公园游了个遍,此时运动手环上显示已经走了两万多步,但却一点都不觉得累。
在附近找了一家粤式餐厅,和朋友一起边吃边聊,从工作到生活,又把近日的烦恼吐槽了个遍。吃饱喝足,愉快地结束这一天,又是一个充实到没有遗憾的周末。
后记:
1.永庆坊路线:地铁1号线黄沙站B出口,导航就能到。
2.永庆坊所在的恩宁路处处是惊喜,有很多地方都值得逛。
3.永庆坊虽然改造后引进了很多网红店,但所有网红店的装修风格都和永庆坊整体的风格很和谐,并没有突兀感。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