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写 | 读书的人最可爱

我平时很喜欢看书。书对我来说,就像乳汁之于幼儿,是一种天生的眷恋。

从小读到大,养成了一些自己的读书习惯和方法。特此分享一下~

不成体系,想到哪说哪吧。

读一本书

读书的时候遇到自己喜欢或重要的需要记下来的内容,摘抄而非划线。

摘抄的意思是,把想要记下来的这一段,单独摘出来。可以手写在本子上,当然也可以开一个word文档、手机备忘录之类的。

关键词是摘出来。

在书里直接划线或highlight出来是没什么用的。一来,划线内容散乱在各处,没有任何逻辑可言,对人的记忆和理解根本没有帮助。二来,当需要回过头来找某个内容的时候,效率太低。

把内容摘出来,单独保存在某个地方,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

其次,如果想要加强理解和记忆,就不要按它在文中出现的顺序,而是按照自己理解的逻辑来整理,比如根据某个分类方式,或内在的逻辑关联顺序等等。

摘录的时候,可以顺便写下自己的感想和理解(如果有的话)。反正是自己看的,写什么都不要紧。隔一段时间假如又有了新的感想,就记在后面,会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如果一本书要读多遍,我很推崇苏轼的一个读书方法。就是每次都只定一个话题去读,相当于用一个关键词去整本书里搜索所有相关的内容。在这过程中,不相关的都直接略过。下一次,就换一个话题再读。

原文是这么讲的——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今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愚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就像看风景一样,所到之处姹紫斑斓,珍奇趣玩目不暇接。如果什么都想看,最后也很难记起最令人心动的一处。如果带着目的,譬如只看山石树木,或瀑布溪流,一天观察下来,一定颇有所得。


从一本书到整个书库

顺藤摸瓜是一个很好的扩展阅读方式。

就像交朋友。假如很喜欢一个朋友,那么他的好朋友,也很有可能会得到我们的青睐。

因此,当我看到一本很喜欢的书,我就会特别关注这几个点:

- 作者

- 参考书目

- 文中引用过的话和书目

- 作者提到过的表示欣赏的人和书。

然后,从以上任意一个点出发,去找相关的书看。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都是这样发生的,只不过我们不知觉罢了。比如看电影,由一部片子发现了一个好演员,进而看这个演员的其他电影,或者看这个演员喜欢的电影,或者这个演员的偶像演的电影。

不断走,不断获得新的标记,不断顺着新的标记再往前,就能发掘一个新世界。

比如我从读宋词开始,知道了苏轼,就开始看他的诗文杂记,找他的传记的时候知道了王水照,由王水照又读上了辛弃疾传记。同时间,由词而对背景感兴趣,就开始看宋史,知道了邓广铭。又由词,慢慢找到叶嘉莹、启功、施蛰存等等大家,又由他们的书开始,对诗有了更多了解。

直到后来发现,它们都是同一个宇宙中,互相映照的星星。

就这样从一本书入门,慢慢走进一整个书库。


不吃别人咀嚼过的菜

书最基本的意义在于保留和传播内容。所以,内容是最重要的。

要确保自己得到的内容最真实准确,当然就是看作者亲手写的书,而不是某某解读,某某带你读之类。

因为内容一旦经过转手,无论文字本身还是其扩展涵义,都或多或少挟带了传播者自身的理解,不一定是原作者真正表达的了。

这就像别人把菜嚼过再吐出来给你吃,失了真味了。

更不要提,许多的传播者出于无知或无良,是如何地对原内容随意解释,甚至歪曲、删减或嫁接。

更更不要提,现如今流行的知识贩卖。拿个面罩罩在你头上,塞满五光十色的泡泡,然后告诉你今天又学到了多少高级的知识,击败了身边百分之多少的朋友。

没意思。

一百个人心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想知道哈姆雷特究竟身高几许脸上有没有疤,自己亲自看一眼不就好了!


有些咀嚼过的菜可以吃

刚才说的是,尽量读一手书。

但很多时候,我们确实不得不读二手的,比如有些外文书。

有能力的话,当然看原版的好,即便有中文版在手边。没能力的话,谨慎选择译者和出版社。

还有一些书,我们需要他人解读,借他人的眼光来帮助自己理解。比如一些经典作品,或者自己看不懂的内容。如此才能尝出更丰富的味道。

这时候,我的做法是——

- 找权威

比如看宋史,就先搜索宋史研究中,哪些人和书是比较权威的。光在图书类排行榜上找畅销书的话,只会找到一大堆诸如“宋徽宗不为人知的宫帷情事”以及“靖康之难中宫女们的悲惨遭遇”之类不知什么鬼的东西。

- 尽量自助

如果是看文言文和外文,有些能懂而有些不能。我倾向于先看原文,遇到看不懂的查字典或网上搜资料,然后自己去理解句子的意思,而不是直接看翻译。

原则,就是尽量减少他人干预影响的部分。

- 心态

就算看的是他人的翻译或者解释,也最好有一个比较审慎的态度。对于一种说法,可以再搜索看看有没有其他解释,或者不同的观点。

我一直觉得,他人的传播对阅读者而言,仅仅代表信息的一个来源。每个人对于别人递过来的信息,都应该自己作一番思考和判断,然后决定是接受,还是修正后接受,还是拒绝。

这样子读书,能慢慢养成自己的思考能力。


书是好东西。再次引用苏轼的话(没办法他讲得就是那么有道理),珠玉犀角象牙之类的珍宝,让人开心,却没多大用处。天下掉下来黄金没法穿在身上吧?而草木丝麻五谷六材,用是可以用,但用完就没了,或者会坏掉。能够让人开心,又有用处,而且还用不坏用不完,那就只有书了啊!

最关键的是,无论一个人是穷是富,是俊是丑,抱持着什么观念,都可以在书里有所收获。笨就少学一点,聪明就多学一点,总之不会空手而归。

衣服挑人穿,食物挑人吃,书却不挑人。从这个角度讲,书和空气和时间一样,是最公平的资源。

这样好的资源,如果每个人都能好好使用,那就太好了。

所以不知天高地厚记一些自己的见解,见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504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34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089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7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72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06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19评论 3 41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92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38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22评论 2 32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94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73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6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3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75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0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