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撰写一篇论文,其中几个章节需要在三周之内完成,于是你坐下来开始埋头苦干。刚写了几句话,你突然想起来还有一条重要的微信没回,打开微信你发现了几条朋友圈的新提醒,回复完朋友圈又看到朋友A结婚了,于是向A发去祝福又顺便闲聊了几句……
一个小时过去了,你还是只写了几句话。就在你准备继续写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脑子里想的是午餐出去吃还是叫外卖?朋友B下周要过生日了,应该送什么礼物?买的东西已经一周了,怎么还没到?快到午餐时间了,要不吃完饭再继续写吧。于是你约了朋友一起共进午餐,然后又慢悠悠地喝了一杯咖啡——反正还有三周时间呢,不着急。就这样一天又过去了,虽然你写出了一些内容,但远比你计划的要少太多。
试想一下,两周之后的情况会如何呢?还有几天就要到截止日期了,你埋头苦干时就多了几分紧迫。当你突然想到还有一条微信没回时,你毅然决定继续写;也有可能你太过专注于写作,压根没有想起来微信的事儿;你的思想没有漂移到午餐、朋友生日和快递上;你为了节省午餐时间选择叫外卖而不是出去吃…一天结束了,专注为你带了巨大的回报:你完成了很可观的内容。
你有没有想过,同样都是一天24小时,为什么你的写作效率却有着天壤之别?是因为你太懒了吗?还是因为你缺少自控能力呢?都不是。你并不懒,也不缺少自控能力;事实证明,在截止日期的前几天,你以极强的自控力和专注力高效完成了工作。
你的超高效率,是因为时间的稀缺“俘获”了你的大脑,让你只能注意到眼前这件紧急的事情。这种现象叫做“专注红利”,只要时间或者资源有限,我们就会排除各种干扰,将其利用得淋漓尽致,甚至超水平发挥。
在一个心理学实验中,研究人员雇佣了一组本科生来校对3篇文章,给了他们很长的时间——3周来完成任务,在按时完成的基础上,学生们校对出的错误数量越多,他们的收入就越高。而对另一组实验对象,同样也是3篇文章,但研究人员要求他们每周都上交一篇,总时间也是3周。结果截止日期更为紧迫的一组学生表现得更好——迟交情况更少,校对出的错误更多,因此赚到的钱也更多。
都说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确实如此,同样的任务,第二组的学生有三次“专注红利”,而第一组只有一次,因此第二组的学生表现更好。
那我们应该如何运用专注红利,来提升效率呢?
第一,将一个截止日期分解成多个,制造稀缺感。
当你有一项任务要完成时,先把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计算好每个子任务需要的时间,留出一定的冗余防止意外,为每个子任务设定好deadline。一旦定好,雷打不动,坚决完成。同时,设定好闹钟,在deadline的前一天、前三天、前一周等分阶段提醒自己。
第二,设立奖惩机制,加强紧迫感。
设定好截止时间后,要设定奖惩机制。比如,在开始之前给朋友发一笔任务基金,一旦过了截止日期没完成,这笔钱就归对方所有;如果完成了,对方会把这笔钱原封不动还给你;如果能提前超额完成,就满足自己一个近期的小心愿。
第三,做好日计划,保证充实感。
为了避免虚度光阴,每一天都要慎重对待,要确保自己把有限的注意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早上起来,先确定今天要完成哪三项最重要的事情,需要在什么时候完成,在开始前、截止时间前定好闹钟提醒。晚上睡前,复盘和总结这三件事的完成情况,不断优化自己的计划。
最后,我们来小结一下。
只要时间或者资源有限,我们就会排除各种干扰,将其利用得淋漓尽致,甚至超水平发挥,这种现象叫做“专注红利”。那如何运用呢?第一,将一个截止日期分解成多个,制造稀缺感;第二,设立奖惩机制,加强紧迫感;第三,做好日计划,保证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