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识简书,是在某个公众号的一篇文章里。好奇心使然,就顺其自然地百度查资料,下载,注册,关注大神,刷文章,观望了一段时间,犹豫不决地不知该如何下笔,终于下定决心在某个时间写文了,激情澎湃着更新,忐忑不安地盼着审核通过,忍受着寥寥无几的阅读量,偶尔因一篇百年不遇的爆文欣喜若狂,继而又跌回了原地,那感觉胜似坐上了过山车。
写的略略多了一些后,不禁觉察出写文就像登山,不是每个人都能到达山顶一览众山小,但每向上攀登一步,看到的风景便会不同。有的人一鼓作气登了顶;有的人还在毫不气馁地向上爬着,偶尔会停下来喘口气,看看四周的美景,接着给自己加油打气继续向上;有的人老天赏饭,直接坐着缆车迅速登顶,但也少了许多爬的乐趣和沿途的赏心悦目,就像有时名利来得太过迅猛,以致让人难以招架,容易空虚;有的人却因害怕山势险峻而没有勇气攀登,只在山脚下来回徘徊,不住抬头仰望,看着别人有的已爬到了半山腰,有的即将登顶,心里弥漫着无边无际的羡慕。
为什么要爬呢?
“因为山就在那里!”英国著名的登山家乔治·马洛里如是说,充满了哲学般地深邃。
那为什么要在简书上写呢?
因为不管你写或不写,简书就在那里。
你写,简书会敞开怀抱迎接你的稚嫩或老练,接纳你缓慢或快速的成长。你不写,简书也会欢迎你在每天的海量文章里汲取自己所需的营养,或者多数时候成为一座休眠火山,静待你偶尔苏醒过来喷发一股熊熊火焰。
你可以写乐天、写夜华、写办公室里的那些尔虞我诈也写相互的八卦、写别人的创意金点子也写创业时的酸甜苦辣、写理财方式是基金更赚钱还是保险更靠谱、写你读了《月亮与六便士》的感受或是看了《一九八四》的触动、写诗与远方、写一首歌的时间、写大学里的风花雪月、写脑洞大开的奇思妙想、写丹青山水、写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写黑格尔亦或道德经、写心灵的放逐或是老照片的回忆、写你的家庭教育或者别人的、写围城里的鸡毛蒜皮还有熊孩子的点点滴滴、写李太白,李煜,三毛,张爱玲,奥黛丽赫本,秀兰邓波儿、写《爱乐之城》或《肖生克的救赎》、写你的居室变美也写你品的咖啡、写瘦脸,美白,瑜伽、写跑步时你在思考什么,游泳后又瘦了几斤、写花鸟虫鱼、写青春飞扬里的悲欢离合、写中超联赛和NBA、写千年古塔也写轻奢的北欧风格,写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写战国七雄争霸也写明朝那些事儿,写情绪管理的方法、写你爱过的人,受过的伤,有过的幸福、写你爱看的书、写今天阳光明媚……写一切你想写,简书包罗万象的专题菜单里总有你爱吃的菜。
你决定写很重要,坚持写下去也重要,写什么也很重要。你不可能面面俱到,找到自己的擅长点,不断深耕细作下去,假以时日,定会枝繁叶茂,花香满径。
你不写,那你最大的敌人就是你自己。山就在那里,你不往上爬,别人拽着你爬也是不行的。你只有自己战胜内心的胆怯与迷茫,拿起笔,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对,就是现在,诚如谚语说的:“种树的最佳时间是25年前。仅次于它的最佳时间就是现在。”用心地写下去,像列夫•托尔斯泰教导我们的那样:我们应该写了又写,这是磨练风格和文体的唯一方法。除了写了又写,没有更好的方法,也无捷径可走。但如果不开始写,或者开始了却不持之以恒,那也是白搭。
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简书像是一辆公交车,有的人在某一站上车,坐两站就下了。有的人从起始站就上车了,一直坐着。也有的人在中途上车,一直坐着。有的人上的早,有的人上的晚,上的早的不见得就能迅速达到目的地,上的晚的也有可能过不了几站就到了目的地。所不同的是,公交站总有终点站,简书却没有,但对所有乘客都是一视同仁,只要你想到达目的地,终将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