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写在重阳登高时思念家中亲人的诗句。同为天涯沦落人,让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我,每逢中秋团圆之夜心中忧伤难忍,想念家人的相思之情,如决堤洪水铺天盖地涌上心头。
自从出来参加工作,记不清这是在外度过的第几个中秋节。今夜又是花好月圆之时,喜欢一个人走在古城的石阶上,漫步欣赏东江河坢美丽夜景。不得俯首称赞,龙川这座承载客家千年古城建筑,不仅延续了赵佗王朝独具匠心的霸气宏伟,还体现出江南小镇的风格迥异。街道两旁早已大红灯笼高高挂起,高楼大厦内更是照耀着富丽堂皇的霓虹灯光,折射在东江水面上交替闪烁如白昼,哪里还寻得出有一丝黑夜的痕迹。抬头仰望美丽的星空,皎洁的月光亦是洁白温柔如水,明亮了整个中秋团圆夜。
记得儿时每到八月十五,奶奶都会在院子里准备好一个小方桌,上面再摆放一些小吃食,如柚子,橘子,葡萄,还有花生,这些都是必备食品,以及好看的月饼。晚饭后大人们会一起坐在院子里一边赏月,一边愉快的聊着家常。而孩子们心中最是期盼已久的,还是中秋烧塔祈福的习俗活动。
家乡的烧塔活动一般是从下午开始准备,先是把几个土砖摆成一个圆形,圆形的大小则决定着堆塔的高度。两块土砖之间各自架上一块红砖,将塔的基身堆积好。随后堆瓦片,直到堆至塔顶。烧塔时,先要向塔底土砖留下的一个“火门”里面放柴。当整个塔身被烧得通红,堆塔的瓦片都被烧得通红透明时,也被称为“红塔”。不过,要把塔身烧红,一般都要烧到午夜。
为了这一天,小伙伴们早早的就在各家的院子找一角落,选用上好的土砖或是瓦片堆砌成一座圆型塔,再一起结伴到山坡上捡回来一些干净的枝叶,等到天黑后就开始烧塔。看着一座座塔身被火焰燃烧得通身红光透顶,孩子们开心的一起唱着童谣:“八月八,火烧塔。烧得旺,猪儿壮。”听着孩子们唱着寓意美好的歌谣,大人们也跟着一起加入烧塔祈福活动,整个中秋夜晚都洋溢着节日的狂欢与喜悦之情。
而今为了追求更好地生活,再也不能回到儿时的快乐时光中。走在回去的路上,天空下繁星点点,远远望去更是有一些不知名的星辰,时而明亮时而又显得有些暗淡无光。此时不敬令人幽思,这会是传说中的广寒宫玉兔仙子吗?民间早有嫦娥奔月的故事,一直流传千古。李商隐亦写出“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凄美诗句。嫦娥姐姐肯定也是在天上后悔当初的离别,而独自思念后羿变得忧伤吧。
有人说思念像中秋的满月,牵挂似漫天的繁星,在这欢乐喜庆的节日,我愿借着徐徐的秋风,谱上长长的祝福,让它轻轻飘进所有人的心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团圆夜,真心祝福家人节日快乐幸福安康。不论吾身在何处,依然不忘月是故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