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5日,我们课题组成员相约走进长安区第十中学,《乡村初中学生古诗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开始课堂探索的步伐。长安十中地处终南山下,契合学情。两位老师的课堂紧扣古诗文教学,凸显课题特点。课后做了深度研讨,课题组成员都能认真思考,反馈听课心得,提出改进课堂的建议;专家级课题组成员刘艳艳老师做了精准辅导,帮助我们树立了古诗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长安十中苗育红老师上了八年级下册《卖炭翁》一课。苗老师的课堂设计,体现了诗歌教学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朗读。苗老师的范读,获得学生的雷鸣般的掌声。重视学生在读中理解诗歌内容,重视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赏读诗歌。
张妮老师上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卖油翁》。她基本功扎实,面对七年级的学生,重视文言文字词理解,重视课文的翻译。在她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良好。
两节课后,课题组进行了评课活动。宋朝辉老师评价了两节课的特点,提出了建议:希望教师在课堂设计时一定要关注学情,一定要注意内容的整合。白红英老师建议老师要注意教学细节,比如板书,学生学习参与度等。王海凤老师则提出文言文教学要重视学生实词和虚词的积累,一些重点的字词要板书,引起学生的注意。刘艳艳老师指出古诗文教学要注意其教学基本特点的把握:要反复诵读,要读到位,注意节奏,重音,断句等;积累字词,包括文言文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理解内容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悟理要和课后练习结合起来等。刘老师高屋建瓴的辅导,让我们醍醐灌顶。在研讨中,我们明确了古诗文研究的方向。期待每一次活动,都可以收获满满。
课题研究在路上。我们会一起努力,在课堂实践中摸索符合学情的古诗文阅读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