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拳式击掌
新冠疫情改变了人们的一些行为方式,比如打招呼以前是握手,现在是握着拳头相互对击一下,丹姐很喜欢用这种方式。
晚上去骑车回来后,我希望的情景是他俩该干啥干啥——洗澡准备睡觉。但回到家丹丹坐在地上看书,我心生不爽,再次强调明天早上要去骑车,想去就要知道自己该干啥。我一直想要孩子做到任何时刻知道自己该干啥干啥。这个要求有些高,对抗惰性、自律,这都是我自己也没有做到的事儿。
丹姐洗完澡出来,我看到又不爽,不是应该穿着睡衣吗?怎么穿着外出的裤子,而且是冬天的厚款,她说找不到其他的。我去洗澡出来还裹着浴巾,她来跟我握拳式击掌,我心理还是不爽,怎么还没有还上睡衣?我借故自己衣不遮体不方便击掌回绝她。
就好像白天做了亏心事晚上睡不着,睡下后我心理也不安静,我知道丹姐来找我击掌也许是她做了什么自认为满意的事情来庆贺,也许是她想找我通过击掌获取力量,也许就是来获取我的认可。我明白,我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正面回应她的击掌需求,给她力量,证明我是爱她的。但我有时候好像故意没有这样做。
当她没有达到我想象中的样子,我内心的生气其实暗藏着嫌弃。她是紊乱型依恋模式,她有点怀疑我是不是爱她,也许是要用这个方式来确认。我要做的是接好每一次击掌,回以肯定的眼神、再搂一下她。我要做的是做好自己的自律——即任何时间的该干啥干啥,言传无效身教有用。
回忆我的成长过程,我是怎样被对待的,小时候吃饭时我经常给爸爸妈妈夹菜,爸爸总是会吃的,妈妈每次都要把它夹出来,甚至还会呵斥不用!即便在姥姥家时妈妈也会当大家的面斥责不用,还说她最讨厌这样,要吃就自己夹等待。
妈妈不喜欢我们跟她表示亲昵,她也从不会对我们搂搂抱抱亲亲的表示宠爱。小时候上街走在一起就忍不住想牵住妈妈的手,总是会被她甩开。记得到上大学时回家,过马路时挽住妈妈的胳膊,也被她甩开了,她是真的不习惯这些接触,不喜欢,甚至讨厌。
思路一下子飞到那次沙盘体验课,老师让我们分别感触不同湿度、干度的细沙,我对于十指游走在干沙中,有种极其自在的爽快感。对于抚摸湿沙很反感,觉得沙子粘在手上很烦总是要甩开,其实我知道沙子不像泥巴那样,湿沙不脏的,但我就是不喜欢。后来才知道这其中是有隐喻的,代表着对亲密关系的态度。我受的教育我的认知让我对孩子感觉是很亲密的,但我的内隐记忆或者说遗传偶尔也在作怂?比如今天晚上对待丹姐来击掌的态度。
正好写了一个小时,这是一小时自己跟自己对话并记录的一小时,没有记录就没有发生。好像自己给自己做了一个小时的心理咨询。还需要不断的通过书写来发现自我,成为更好的妈妈,给孩子建立更好的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