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简单地说就是正确、有效地使用和对待媒介的能力。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媒体、自媒体、云计算、大数据等媒介地出现,特别是微信、微博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媒介素养的提升,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正确、合理地应对媒介、使用媒介,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提高认知,树立正确的媒介观
通过定期组织新媒体知识培训,强化干部教师对新媒体的认知,树立正确媒介观,提升干部教师的媒介素养。一是要有风险意识。网络是一把双仞剑,朋友圈是风险关系圈。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教师树立正确的媒介观,合理合法使用媒介。不随意在网络上传播违法、违背道德的信息。特别是在微信、微博上转发、评论,即便是匿名发表评论,发布信息也要慎重。有图不一定有真相,要有政治敏感性,要弘扬正能量。二是广大干部、教师要洁身、自律,注意形象。在“微时代”我们的一言一行,没有秘密,尤其是面对舆情,不要轻易发言。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三是对领导干部来说,不是所有负面声音都是舆情,反映问题也是对政府的信任,解决问题是最好的舆情处置。
二、加强学习,增强应对媒介的能力
一个人如何与媒体和公众说话,是判断个人媒介素养的高低一个重要标准。我们需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也要学而“实”习之,敢于直面镜头。特别是广大干部教师,面对媒体记者,一定要认真准备,三思而开口,不能随便发言。因为有时侯你代表的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特别是面对舆情,讲话一定要讲政治,懂政策,知底线。还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熟悉所代表的部门、单位业务,熟悉媒体运作、传播规律。同时注意与媒体打交道的方式、方法,还要注意表态的技巧,神态、语气,外貌、衣着等。做到:有礼有节,有理有据,态度诚恳,不推诿不揽过。
三、熟悉规律,强化对媒介的正向引领
干部教师要把握媒介的运作规律、运作手段和方法,熟悉信息传播规律,趋势避害。充分利用新媒体讲好自己的故事,讲好单位和部门故事,弘扬正能量,宣传新思想好做法。
面对舆情,要采用正面持续回应和侧面引导相结合的办法。正面回应的原则:一是主动讲。有针对性,实事求是地说明真相,防止谣言满天飞。二是公开讲,持续讲,让官方信息占主导。当然,信息公开,并不是透明的玻璃房子,而是有门有窗的房子,该打开的门窗都要打开。三是准确讲。第一时间搞清事实,事实不清不轻易发言。侧面引导不容小觑,运作好了更能不动声色地转移公众视线。还要善于发现恶意攻击方的破绽和漏洞,迅速进行反击,从而扭转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