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壹
开学不过短短半月,每天看着几十个孩子,几十个家庭的希望,不经意间就会想起曾有老教师戏言:一二年级老师最有难度的一件事,就是帮助家长看清楚,并且承认,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
此话虽是戏言,却也颇有道理。
每年新生入学,都会有家长说:我们孩子在幼儿园有多优秀,我孩子识字量已经达到一千多了,我的孩子已经能独立阅读了,希望老师多给我们表现的机会,巴拉巴拉。
但是让家长难以想象的是,用不了几天,在一个新班级中,几十个孩子就能分出三六九等了。可能自己口中极为优秀的孩子,在这个新集体中,并没那么出众了。
为什么?
是老师戴有色眼镜看人吗?
是老师只喜欢听话的乘孩子吗?
是老师的评价标准太单一太老旧吗?
还是?
以我的视角看,绝大部分公立学校的老师,都是能够不断学习,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我们也是有我们的职业道德的,能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是爱说爱动,并不会只要求孩子听话、乖。
关键在于,家长看待孩子,评价孩子的标准是自己定的,是完全个性化的,说句不中听的,是根本没有标准的,逻辑是:我的孩子,当然棒了!强调的不仅是"孩子棒",更是"我"的孩子!
但现实是客观的,更是残酷的,一旦进入社会——没错,入学就是踏入社会的第一步,评价的标准就不再是你自己定的了。所以,你觉得很优秀的孩子,有时候发现老师的评价很普通。
老师的评价客观吗?
应该说,基本客观。
贰
不说闲话,说点客观的事实吧。
早上上学,总有个别学生迟到,而且迟到的总是那一二个人。
上课铃响了,总有个别人还在追跑喧闹,问他听到铃声了吗?听到了。知道是上课吗?知道。看到别人坐好了吗?看到了。
老师开始讲课了,总有的人小声说话。
要发言了,总有人不举手就乱说,总有人忍不住要喊出来,不管老师怎么提醒:要给别人留点思考的时间。
写作业了,总有人找不到要用的本子和铅笔。
老师要强调重点了,总有人不看黑板。
写作业的时候,老师讲完示范,为了怕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几乎就是照着抄了,但是总有人抄不全,抄不对,不抄。
老师说,请每组坐在第一的同学来领本子,总有人听不懂,听不见。
老师评比用小印章,同学都想去盖,于是就尽量每次请不同的同学帮忙,为自己的小组同学盖章,轮到的同学中总有人完全无意识,同学等得花儿也谢了,最后只得换一个人盖。
每个同学都带着水杯,总有人打不开,总有人一喝水就洒水。
吃饭打汤,收拾书包饭兜,出去排队,总有人每次都是最后一个,更有的人总是不紧不慢,看着满屋子的同学都出去了,还是坐在座位上毫不着急。
偶尔学生有一些突发状况,需要及时联系家长,而通讯录不在老师手边,问家长电话,有的孩子说得头头是道,有的孩子一问三不知。
同样的时间,别人写作业,他在发呆,闲聊,玩耍。
同样的时间,别人能写完作业,他写不完。
同样的话,老师说一遍,有同学就懂了,说几遍,他还听不懂。
同样的规则,别人能遵守,他偏不。
……
这是差距吗?
可能是自控力的差距,
可能是规则意识的差距,
可能是理解力的差距,
可能是倾听和记忆的差距,
可能是书写能力的差距,
可能是表达能力的差距,
可能是勇气的差距。
……
不管是哪一项,总归是有差距。
叁
我罗列这么多,用意并不是指责,而是提醒。
差距总是存在的,不管你承不承认。
为什么会有差距呢?
有些是天生的,有些是不可改变的,比如长相,比如身高,比如出身。有些是后天逐渐拉开的,有些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比如规则意识,比如记忆力,比如各种技艺的掌握。可以通过努力弥补的差距,为什么我们不去做呢?
面对差距,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坦然面对,引起重视,尽力弥补。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承认自己的孩子有不足,对家长来说太难了。老师指出来的时候,不管语言有多婉转,家长总是不舒服。
孩子是不是能持续进步,家长能不能坦然承认孩子的不足,是关键的第一步。
第二步,分析差距的原因,以及能不能通过行动来改变。
第三步,就是拿出行动,争取缩小差距,甚至消灭差距。
别人专注力更持久,咱们也可以一点一点提高。
别人字写得好,我们也可以适当增加练习。
别人朗读课文熟练响亮正确流利有感情,我们也多读几遍。
别人多才多艺,我们也可以去学习。
别人动作快,我们能努力提高。
……
只要真的去努力,没有什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