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02,爱你爱你,千年一遇的对衬日。从新型冠状肺炎第一例发病至今,已近两月,从1月21日全国防控升级至今,已近半月。新型冠状肺炎,到了发病高峰的时期。
今日,年后第1次走出村子,到镇上采购一些生活必需品。也得以观察疫情下的山区小镇。
吃过早饭,我骑上电动车,向镇上驶去。宽阔的马路上,只有我孤独的身影,耳边寒风肆虐,还是隆冬季节,这个冬天似乎更冷了一些。过几天就该立春了,这也是一年中最黑暗的时日。
来到出村的地界,一根钢管拦住了出村的道路,我按响了电动车的喇叭,出村卡点值班的村干部,从值班室走了出来,他简单询问了一下出村的原因,又给我测量了体温,并做好登记后,给我放行了。大灾面前,他们是村子的守护神,把好了村子的大门,把病毒、疫情关在了村子外面,就是对村里几千口人最大的贡献!
出了村,走在省道上,一路上还是没有几个人。几分钟后来到我们的小镇上,往日镇子上的繁华,都不见了踪影,一家家商户,都闭门锁户,街道上冷冷清清,偶尔见到几位清洁工,都佩戴着口罩,在清理着路边的垃圾。以前的年后几天,家家户户都要走亲访友,也是商户一年中生意最好的日子,今年,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为了隔断传染源,党委政府引导人民居家隔离,不走亲不窜门。商家门前堆积如山的商品都裹上了厚厚的塑料大棚,碰巧见到以前常去的那一家铺子老板,他说今年要赔大钱了,不过,只要疫情能早日过去,这些钱和命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走着走着,路过镇上最大的一家药店,门口放着一张桌子,一位店员在把着大门,我没有戴口罩,硬是不让我进去。其实,我是要来买口罩的,年后就一直待在家里,年前也没有储备。我只好让把门的人给我递了一些口罩。现在,口罩确实是稀缺品,这家店里已经没有一次性口罩了,只有一些普通的口罩,3元一个,价格不算太高,而医用口罩听说也剩下不多了,15元一个,店家还算诚信,没有涨价。私下里又一问,原来这几天工商、公安查的严,进店不戴口罩的人,发现后要重罚。病重还须猛药医,这时候的严,正是为了更多人的平安!
走近镇上的超市,门口醒目的位置,贴着一张告示:不佩戴口罩者不得入内!戴上口罩,这时候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也是对别人最大的贡献。超市里的物资储备充足,物品数量和平时没有两样,我到卖肉蛋和蔬菜的区域,购买了一些蔬菜,价格也没有上涨。偌大的超市里,没有几个顾客,偶尔走进的人,也是行色匆匆,买完后马上离去,一刻也不愿停留。地上湿漉漉的,应该是刚进行过消毒。超市里的售货员都全副武装,虽然地处后方,但仍时时面临风险,他们为了大众的生活供给,仍坚守在岗位上,给他们点赞。再想想前线的医护人员,面对疫情,他们难道不怕吗?前两天看到一则报道:一位医护人员说,怕肯定怕,但一穿上防护服,一想到等待救治的病人,就什么都不怕了,职责所在,全力以赴,无怨无悔!
返回的路上,路过几个村子的入村路口,都设置了隔离卡点,一条条横幅,一张张标语,再加上耳边响起的宣传广播,时刻提醒着我们,这次的疫情有多么严重,一定要高度重视。往年的这个时候,有的学校就已经开学了,而今年,河南省教育厅通知开学要到2月17日之后,想想繁重的学习任务,很多学校的老师们,就想了多种办法,让这个寒假停课不停学。很多资源,也都免费的提供给莘莘学子,大灾面前,更感觉到社会的温暖。
疫情还在延续,急需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都放慢了脚步。思绪间,耳边又响起了村子里的广播:父老乡亲们,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蔓延,要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不要走亲访友,不要串门,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