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让我久久感怀!

【原创首发】

前两天偶尔听到一位语文老师解读《秋天的怀念》这篇文章,让我万千感慨!一股浓浓的、柔柔的、暖暖的思绪在心中升腾。

作家史铁生的散文百看不厌,是人生之书,特别是情绪低落时,翻一翻他的书,全身会涌动一股力量,一股治愈人情绪的力量,而获得安慰和释怀。

也许,这就是优秀作品的魅力吧!作为一个正常人,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吃、喝、拉、撒,读书是最便捷、最划算的精神营养了。

再次翻开《秋天的怀念》,史铁生笔下那些深情的文字,纯朴厚重又平常琐碎的、母子之间的生活画面,让人柔肠百转,泪流满面。

二十一岁史铁生,正值青春年华,却因双腿残疾坐在了轮椅上……这是怎样的绝望啊!此时的史铁生心情沮丧到了极点,全部的心思都想着以后该怎么办?甚至想到了死,而年纪轻轻的他哪里知道,有一个人比他更痛苦,就是重病缠身的母亲,她巴不得儿子所有的不幸都由自己来担,照顾儿子时每天小心翼翼的,说话不敢提“走”“跑”之类的敏感词,怕伤着儿子。书中有一段内容读来特别动人,让我久久感怀!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史铁生每天坐着轮椅去地坛,母亲远远地在后面跟着,冬天下大雪也继续跟着……母亲苦涩的心情,深深的担忧让人泪目。可当时的青年哪里知道母亲要承受更大的苦?自己的病、儿子的病双份的折磨。直到母亲去世多年,中年的史铁生终于懂得了母亲的心,领悟了母亲无边无际无私的爱,悲痛万分,悔恨当初对母亲的态度。

人生就是这样啊!时光不可倒流。年少时读不懂《秋天的怀念》,年长后只剩下怀念!这也是生命正常的历程,没有那么早熟,也等不起后来的晚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天下的父母都一样,对子女的爱最伟大、最无私、最广阔!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

在我们懂得的年纪,如果父母还健在,一定要好好陪伴。哪怕是一个电话,一句问候,父母会高兴半天。空闲时回家一趟,父母会激动一整宿,巴巴地等着,离开时会依依不舍地望着,只要能捎上的东西,会早早准备好,生怕漏掉什么?那满心满眼的爱呀!让你不忍直视和拒绝,心里被什么东西哽住,酸酸的涩涩的……

在这个中秋月圆之夜,看着跟在身边开心得像小孩一样八十高龄的母亲,我的心被幸福充盈着……

祝福友友们中秋佳节快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