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先烈身影传承红色基因
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英勇的先烈们用他们的生命和热血书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他们的事迹,如同一座座不朽的丰碑,矗立在人们心中,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2024年7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铸魂弘梦,红色传承”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鲁南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我们追寻着先烈的脚步,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鲁南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文峰山下,鲁南革命历史纪念这座耸立的“丰碑”见证了无数优秀鲁南儿女的情魂和热血。展馆通过纪念馆分为六个展厅,分别是“苍山风雷”、“抱拽烽火”、“鲁南硝烟”、“鱼水情深”、“浩气长存”、“继往开来”六部分向人们再现了鲁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卓越,可歌可泣的革命奋斗历程。这六部分以“苍山暴动”,罗荣桓、陈光创建抱犊崮抗日根据地,陈毅、粟裕指挥的鲁南战役,鲁南人民拥军支前为主线,整合鲁南革命烈士陵园和苍山县其他革命事件等资源,展示鲁南人民在各个革命时期的斗争历史。通过深入学习这些党史,实践队员们深刻领悟到党的伟大事业和党的优良传统,纷纷表示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回首兰陵历史,这里曾叫赵镈县。而提起了赵镈,那就不得不说一说“两枚铜钱”的故事了:1940年夏初,时任中共鲁南区委书记、鲁南区委党校校长兼鲁南军区政委的赵镈带队检查工作,行军途中他的军马受惊,跑到路边老百姓的瓜田里,踩坏了两个西瓜。“破坏老百姓的东西就要赔,这是咱们共产党员的规矩。”赵镈从马褡子里摸出2枚铜钱,放到西瓜上作为赔偿。第二天,他又专门找到瓜田主人赔礼道歉。瓜田主人见多了蛮横的国民党军队,却从未见过这样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内心异常感动。赵镈牺牲后,当地群众自发筹集80斤铜钱,熔化后铸成铜像立在他的墓前。
两枚铜钱,映照初心;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军马踩坏了西瓜,他掏出两枚铜钱赔偿瓜农;死后,群众捐出80斤铜钱为他铸像,这看似不相称的两组数字,构成了特殊的“等式”,这里面凝聚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深厚的鱼水情谊,也是对纪律的最好诠释。70多年过去了,两枚铜钱的故事,如精神丰碑,穿透烟云,铭刻不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
我们要时刻铭记先烈的英勇事迹和精神内涵弘扬他们的爱国精神、民主思想和英勇斗争的精神。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把红色基因融入日常生活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参与各种纪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作者:陈泽帅
队伍:“铸魂弘梦,红色传承”实践队
指导老师:刘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