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少明
如果一个人说对于死亡没有恐惧感,大概不是真实的意思表达。除非是死亡来的猝不及防,没有思考和惧怕的时间和机会,还有在某种精神的鼓舞下或是放弃了生的欲望,对于死亡的恐惧感应该就大大的降低了。
培根在《论死亡》里面相当肯定的说:
“死亡经历的苦痛比肢体受刑要轻松百倍,因为最致命的部位未必最敏感。”
按照培根的说法,死亡本身并不可怕,甚或不会有太多的痛苦。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大多是来自于生命中带来的求生的欲望,是人们对于死亡给个体带来的毁灭的终极后果无法接受和承受,又不得不去面对这样最终的结局而产生的复杂的情绪。
可是对于死亡的恐惧,莫过于说是对于生的留恋,同时也无法知道死亡后会是什么样子的。
看看那些神话传说以及人们的想象就知道,人们对于死亡后的各种设想和假想,可这一切都是无法考证的,人人类的科技在发展,也无法去考证和解释人死后的景象。是否有另一个世界的存在,换句话说是否有地狱的存在,或是有天堂的存在。
来是偶然,去是必然。也就是尽管人生的过程像是欢快愉悦的喜剧,但是结局终究是一场消亡的悲剧。
对于死,人们恐惧的是个体的永远消失。人作为个体生命的结束,使得人将不复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是一种“无”的状态,正像人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一样,也是“无”的状态.
从无限的时间和无限的空间来看,我们的存在更像是一场偶然,而且我们的人生便会向大海中的浪花、沙漠中的沙粒,无论我们做的是什么,好像是影响都不会太大,或是说只有那样一小部分人才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更大的影响,这些则是毋庸置疑的。
也就是我们做的多一点,少一点,好像对于宇宙,对于自然,对于人类没有太大的印象,甚或是没有人类,宇宙也会依然的存在,因为在人类产生之前,宇宙就是这样存在的。这就是在无限大的时空之中,我们就会产生一种虚无之感,尽管看起来我们的人生是漫长的,但是在无限的时间中却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但是人的存在,总归是有一些影响的,在个人相对漫长而又短暂的生存过程中,人终究会留下些什么,尤其是人类的整体,而这些留下来的东西就是人曾经存在过的印记,也能促使人类进步和发展。倘使连这些也没有留下,至少人还能够繁衍后代,为人类的发展和壮大作了一定的贡献。如果抛开这两点,人生或许就是无意义的,只能各自成全各自的生命。
而保存以及发展壮大人类的整体,在自然界当中,这样的意义也是针对人类自身的,而人类的生存繁衍以及城市的发展,则是使得自然界中的其他动物被驱逐甚或面临着灭顶之灾,城市所及之处,几乎寸草不生,或是除了猫、狗等宠物也很少能有其他动物的出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保护环境的确是迫在眉睫,我们应意识到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一景一物,它们也是有生命的。
对于人自身个体的消失,也就是人的肉体和思想都不存在了。肉体不存在了,大自然的瑰丽神奇就与你无关了,再高的山峰、再洁白的云朵,你将不会看到;再温暖的春天,再寒冷的冬天,你也无法感受到;那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也与你无关了,你将再也无法品尝,既不能感受饥饿也不能感受饱腹带来的满足感;亲情、爱情、友情也将离你而去,你再也无法和父母聊着家常琐事共进晚餐,也不能和恋人说着知心的情话,也不能陪着孩子玩耍嬉戏了。
当然,你也不能享受到艺术的美,那些优美的文字、绘画等也都无从知晓了,也无法沉溺在精神世界的快乐当中,因为精神赖以存在的肉体不复存在了;你也不会再有悲伤、痛苦、失落和恨,当然也没有了快乐、幸福、欢笑和爱。
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如果你能自由的行走、能够欣赏自然甚或艺术之美,有家人在身边,有朋友的陪伴,你就应该是幸福的人;当然如果有所缺失,与永恒的消失和虚无相比,活着本身应该就是一种幸福。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样的幸福标准很低,其实这是人的幸福大多是来自于心境。对于那些拥有大量财富之人,生活中有达不到的目标也会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而对于满足温饱之人,对于财富不是过于关心,也就没有这方面的烦恼。不去过分关注,这方面就不会存在。
正像有人说的那样,人在一无所需之时最像神。
人们必要的东西少之又少,并不会太多。满足基本需求的物质资料并不会太多,一日三餐,在加上个住所以及出行工具也就完备了,可就是这些,有的人却是终身在为之奋斗,辛辛苦苦的忙碌一生,就是为了更大的居住空间,更豪华的出行工具等等,把工具当成了人生的恶目的,可悲可叹至极。
当然,对于金钱本身作为等价交换物,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金钱和财富本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生活,或是能作出对于人们有意义的事情。
也就是要有一个度的问题,要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不过分的沉迷期间。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来衡量,需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切不可把物。质和幸福快乐完全的等同起来,只能是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条件
因此说,某些方面来说,一个健康快乐的乞丐,比一个病病殃殃的皇帝要快乐的多。人们追求的东西各不相同,但都是奔着幸福和快乐去的,也许一种错误的意识导致错误的追逐使然,便有了南辕北辙的结局。
因为能量始终是守恒的,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应该也是如此,过度追求虚无缥缈的东西,就会没有时间去体会庸常岁月中那些平平谈谈的幸福,而这样的幸福也许是真正的幸福。但人们大多不会作此想,也就是忽视自身所拥有的,追逐那些自身没有的。
一切都是向外的,而不是向内的。这样的人生未免会与幸福快乐南辕北辙。
(2019.02初稿 2019.11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