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给您推荐一本书《奇特的一生》-(俄)格拉宁著
二、 给您推荐一种看书总结的一种方式,利用头脑风暴图(Xmind或者其它)来总结
01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我要给大家推荐这本书呢?
令人惊叹的一生,82岁他去世(柳比歇夫),他的工作精力和思维方式有增无减(坚持了56年);关键是不再数量上,而是他怎么保持,用什么方法做的,他的工作方式是一个创举,它成为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不仅保证最高的效率,并且保证了最旺盛的生命力;他身前发布了70部学术著作,各种论文和专著500多张,12500页打字稿。
他为什么有这么多时间,怎么保持思维方式有增无减的呢?他创建了自己的时间统计法,就好像他能和时间保持同步滴答滴答的运转似的,每天记录时间日志及各种事务所花费的时间,每月一小节,年度也总结时间的开销。
我从中学到了什么,学会了每天记录日志,虽然没有像他(柳比歇夫)那样能感应时间,做什么事情花了多少时间甚至是能精确到分钟,但是能记录每天都做了什么,持续改进记录方式,能标记出每天得失或者应该吸取的教训又或者回望自己一步一步走过的路,耳边响起了“世界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从2016年1月1号开始记录个人日志,每天没有间断(即使过了一天没有记录,隔天也就补上了)到现在也快一年了,已经形成了习惯,当做某件事情形成习惯(刷牙、洗脸),你也就觉得做什么事情也就刚刚开始比较难,当某天没有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一直感觉什么事情你还没有做,到这个时候恭喜你,这个已经在潜意识里埋下了种子,等待的就是生根发芽了。
从本书中还学到了什么,就是柳比歇夫钢铁般的意志,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都是小事情,没有跨不过去的坎,想想柳比歇夫的经历,我们所谓的挫折或者困难算不了什么。
以下我列举一下柳比歇夫的一些经历:
5岁,从柱子上摔下来,摔断了胳臂;
8岁,一块板压坏了脚;
14岁,在做昆虫标本切片的时候,割破了自己的收,得了败症;
20岁,急性阑尾炎;
1918年,肺结核;
1920年,各路布氏肺炎;
1922年,斑疹伤寒;
1925年,最严重的神经衰弱;
1930年,由于康德拉节耶夫事件,几乎被捕;
1937年,列宁格勒(全苏植物保护研究所)危机;
1939年,在泳池跳水没有跳好,得乳突炎;
1946年,飞机失事;1948年,全苏列宁农科学院例会被整;
1964年,摔跤,后脑猛撞在冰上;
1970年,摔断股骨腰.....
他所处在战争年代有很多事情没有一一列举。对比我们遇到的事情或者困难可以想想,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呢?
02
接下来我们看为什么推荐这种方式呢?
个人觉得使用头脑风暴图便于一目了然的看到书中的精髓,当时看书所做的笔记的思维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不但帮助你记忆,而且逼迫自己仔细且刺激你的思考,我所记录下来的是否真正是我所需要的,在总结
或者再来看书的时候的一种对比,也作为快速的阅读书中的精华的一种方式,想想我真的是学到书中的一些知识点或者践行中的体现吗?我自己看的每一本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希望这种方式能给你带来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