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曾写过一篇《记承天寺夜游》,我一读倾心,再没有忘记过。不仅喜欢里边对月光新奇生动的描述;也喜欢里边作者虽有遭贬谪的愁闷却依然随缘自适,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乐观旷达;更喜欢里边“兴之所至,率性而为”的率性及好友相伴的默契。我想与你一起分享这无边的月色及此时的心情,而你恰似也在等着我。知己好友共赏月色,彻夜畅聊,何等开心!
我也有过这样一位可以和我彻夜畅聊的好友。她就是我想写的第二朵“花儿”——睿智、聪明、懂事、精神丰富的玉琼。高二高三时期,晚自习后我们经常走着回她们家,然后躺床上聊心事,感觉才聊了几句,可是看看表已经凌晨三四点了。有时候我们索性继续聊到五点多,然后起床去上早自习,有时候聊到三四点了就睡一会再起床。在回她们家的路上,在她的那间小屋里,我们聊所看的书、聊未来、聊父母、聊家中的烦心事、聊男生……她是我那么多好友里唯一一个陪着我彻夜畅聊的人,也是唯一一个能让我特别心安的人。其实,我和性格玉琼一点也不像,就像那首歌唱的一样:我们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却总能把冬天变成了春天。我们关系好到她家里所有人都认识我,包括出嫁的姐姐,她嫂子和弟妹;我知道她侄子、外甥的名字。我在上大学时,她可以直接去我们家里拿石榴吃。
我是一个喜欢说话的人,有很强的表达欲。用玉琼的话说,高三时每天晚自习后的宿舍卧谈(当时我们住的是大宿舍有二三十个人)都是我挑起的话头。而玉琼在人多时,永远是沉默寡言,不显山不漏水,却认真观察思考着一切。正因为玉琼的沉默寡言,我和她虽相识于初中,可是当时仅仅就是见面认识的同学关系。可能让我们绝大多数同学一下子感到震惊并记住她的,是初三下学期她在班级早读前发了一次火,当时我并没有在场。可是当我进教室后明显感觉到教室气氛不同于往日,然后同学告诉我玉琼刚在班级里对她同桌大发雷霆,气势之威竟然使整个班级鸦雀无声,听她有理有据的指责同桌的过分。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姑娘真不简单,简直太厉害了!甚至自带尖刺,让人望而生畏。
再次跟她同班是高二。当时的我肯定觉得特别孤独沮丧,因为自己的好友没有一个跟我分到一个班的,当时自己肯定想不到,自己很快就和那个能陪我彻夜聊天的玉琼成为好友啦。已经不记得我们是如何成为朋友的,就记得成为朋友后的开心快乐。我不吃黄豆芽,每次吃饭,我都会把碗里的黄豆芽一根一根挑给她,她曾说跟我一起吃烩面,她吃的豆芽比面都多。
高三前两个月的课堂上,我、玉琼、还有另外两个姑娘,四个人同款姿势一起看《萌芽》杂志,每个人一本,看完后相互交换,相互讨论。那个画面太深刻,以至于高中毕业十几年后我做梦都是自己重回高三的教室,正午的阳光洒满了教室,我们四个沐浴在阳光里安安静静的看书的画面。在沟通交流时,我就发现玉琼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特别强,而且她还能灵活运用。可惜,两个月后,我就被班主任调整到了一群成绩拔尖的学生中间。因为在那所三流学校,我虽然在学习上没有用心,但我的成绩在年级里也是拔尖的。而玉琼的成绩只能上个很一般的专科。
直到今天写玉琼时,我才明白那段时间,我的很多快乐是玉琼带来的。她懂我、了解我,她会包容我,惯着我。而我,其实当时并不了解她。我们是聊过她的家庭,我也知道她父母的不容易,可是我却从来没有想过她会在高中毕业之后就告别学校,也从来没有觉察出来她有这个想法。而玉琼肯定早就下了决心,高中毕业后就不再上学了。就像高二时,班里一个男生喜欢她,而我直到高中毕业玉琼告诉我时,我才知道。这可能是跟我大大咧咧的性子有关,也可能跟我不爱动脑思考有关,但更有可能是因为我习惯了她的照顾,从不曾去真正的关心她。她就像一个姐姐,藏去了很多烦恼和忧伤,陪着一个单纯的小妹妹放肆的疯,放肆的玩。她始终知道等曲终人散之时,她就要回到现实,而我却并不知道。高中毕业后,我和玉琼都没有填报志愿。她是因为已经决定减轻家里负担,不再上学。而我是因为分数不理想,要复读。那时候,我才知道玉琼有多懂事,有多孝顺。
从高二和玉琼成为好朋友到现在,我始终觉得玉琼一直就像一个姐姐,在前边引导着我。我虽然比她读书多,接触的人多,可是我却始终觉得我没有生活的智慧。而她的清醒睿智,并没有因为少读了几年书而降低,反而因为更早的接触了生活而更加通达了。玉琼嫁了一个知她、懂她、疼她的老公,养了一个聪明可爱、乖巧懂事的孩子。我知道老公是她宁缺毋滥,仔细挑选的;孩子是她用智慧和耐心培养出来的。她清楚的知道家庭情况,所以从来没有想过要二胎。她能够智慧的处理和公婆的关系,从不让老公为难,也不让自己受委屈。
祝福我这朵最美的带刺的玫瑰花——玉琼,可以被生活温柔以待,可以实现她小小的每年去祖国一处大好河山旅游的愿望,实现她吃遍天下美食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