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七月半,其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习俗。
一、佛教影响
中元节起源于佛教的“盂兰盆节”。据《佛说盂兰盆经》记载,释迦牟尼的弟子目犍连,看到母亲在地狱受苦,如处倒悬,便向佛祖求救。佛祖告诉他,须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用百味五果等供养十方僧人,借助僧众的力量来超度母亲。目犍连依此行事,最终成功解救母亲。后来,佛教徒为了纪念目犍连的孝心,在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举行“盂兰盆会”,供养僧人,超度亡灵。
二、道教影响
道教将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节”,是道教的“三元节”之一。道教认为,这一天地官赦罪,所有鬼魂都将被释放,接受人间的祭祀和供养。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盛大的法会,诵经祈福,为祖先和亡灵超度,祈求地官赐福,赦免亡魂的罪孽。
三、民间习俗
早在中元节形成之前,民间就有在七月祭祖的习俗。古人认为,七月是鬼月,鬼魂会在这个月出没,尤其是七月十五日,阴气最重,鬼魂活动最为频繁。人们为了安抚祖先的灵魂,避免他们作祟,便在这一天祭祀祖先,供奉食物、纸钱等,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敬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道教的相关习俗与民间祭祖活动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了如今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中元节。
很早我就知道,离我们很近的济南莱芜非常重视中元节,据说是比过春节还隆重。小时候询问父母,他们也说不上个所以然来。今天通过网络查询终于弄清楚是由于以下原因:
一、历史文化传承:莱芜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中元节的传统习俗在这里代代相传。莱芜曾是齐鲁文化的交汇之地,受儒家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影响,人们对祖先崇拜和家族观念极为重视,中元节成为表达对祖先思念和敬意的重要时刻。
二、民间信仰因素:莱芜民间信仰中,认为中元节这一天,地府会打开鬼门关,让鬼魂回到阳间探亲。人们相信通过祭祀活动,可以安抚祖先的灵魂,使其在阴间得到安宁,同时也祈求祖先庇佑家人平安幸福。这种对鬼魂和祖先的敬畏之情,促使人们重视中元节。
三、社会文化氛围:在莱芜,中元节的氛围浓厚,从家庭到社区,都会举办各种祭祀和纪念活动。这种社会文化氛围对人们的行为和观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每个人都在传承和参与中,更加重视这个节日。
七月十五,我们虽然没有像莱芜人那样又请家堂,又团聚,但也到墓地为去世的亲人上供、送纸钱,寄托相思之情。
时至今日,父亲已去世十一个年头了。十一年来,他老人家很少走进我的梦里。前几天去看三姑,我走在前面,她和三姐走在后头,她对三姐说,你看戚青走路越来越像你大。
听了三姑的话,我突然明白,怪不得父亲常不到我的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