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参加了圈外商学院 结构化思维训练营的课程,这个批判性思维断了好几天了,哇擦,一查,快一个月了都。发现自己学习还是一直在坚持,输出也有输出,但是写文章这种最有效的输出却比较少,这个不应该,每天至少应该有一篇文章的,文章是最好的输出和总结方式,因为它让你必须要有结构,有层次,有思想,有内容。
闲话少叙,谈谈今天学习的内容。还是再废话两句,我感觉自己在运用思维方面还是有点想偷懒,不是很愿意想,遇到一点困难,就总想着往其他地方跑。要不得,很要不得。必须让自己,逼自己思考下去。
今天学习到的内容是不当诉诸谬误,诉诸是何意?借助于的意思。也就是说不当的借助于某事物的谬误。今天我们讨论两大不当诉诸谬误,分别是不当诉诸专家谬误和不当诉诸公众谬误。
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有许多权威的专家,他们在该领域有着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按道理来说,听他们的比我们自己做判断要更靠谱些,为什么会有不当诉诸专家谬误的说法呢?原因有三:
第一,所谓专家,是指他在某一个领域有着极其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但人不是全能的,在他的专业领域,他是专家,在他的非专业领域,他的观点不一定会正确。
第二,即使是他所在专业的领域,专家的观点也只是观点,观点都是需要理由和证据来做支撑的,如果专家的观点没有证据做支撑,那么它也只是一个观点而已,无法辨别真伪。
第三,即使他是某领域的专家,提出该领域的观点并给了理由,我们还要观察他提出这个观点的背景所在,比如这个观点是否与他的利益相关,是否与他的某次重大经历相关。比如说一个房地产开发商给出观点说房价一定会涨,并以过去十年的房价作为理由,你就要考虑到他的利益相关了。
那么,我们怎样识别不当诉诸权威谬误的方法实际上也给出了,那就是先看是否在其专业领域,再看是否有证据或数据做支撑,最后观察他提出观点的背景所在。当我们发现谬误所在时,我们只需直接指出即可。
那么什么又是不当诉诸公众谬误呢?当然就是借助于大多数人的观点来引导别人产生错觉啦。
比如说,我们经常在淘宝天猫看到的销量排在前几名的一些刷单产品,就是利用诉诸公众谬误来引导人的,因为大家都买了,很多人自然就觉得那应该没问题。
为什么我们会产生不当诉诸的谬误呢?
这是因为我们的思维是爱偷懒的,我们如果不去主动思考,就会有自动化的思维来帮我们思考。我们不去主动的辨别一件事情是否真的有理由或者证据来做支撑,不去观察它的背景所在,那我们就很容易掉进别人给我们挖好的思维陷阱里去。
当然,如果我们做营销或者需要说服别人的时候,适当的利用这个思维谬误也是可以的。比如说,我们可以找到某个角度,说我们是最XX的,这样就会给人一直冲击感和思维冲击。生活或工作中,我们也可以找角度来说自己是某方面最XX的,从而增强别人的印象,也给自己增强了可信度。当然了,不管你找什么角度,都要建立在充分的理由和证据上。要有基础,才有角度。
看来,要利用思维谬误都只有对生活有准备的人才能用。沉下心来,打好基础,一起都要好起来了。
2019-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