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缘,妙不可言,世间的缘如千千万万缕红线把人们牵连起来。有些缘,便不需要做些什么,它便断了,有些缘,你无论如何的不去理会它或者是尽力去斩断它,也不会消失掉,正如那句俗语所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二.内容提要
我对于“缘”的思考,正是缘于作者周作人的散文《结缘豆》,读他所写的这篇文章犹如春风细雨般拂面之感,让人难以忘怀。《结缘豆》写于一九三六年九月,它收在作者抗战爆发前的最后一部小品文集《瓜豆集》当中。在这篇文章先是谈起了“结缘”的民俗,之后又兴致盎然的介绍了“结缘豆”和“结缘饼”,然后又提及了许多与之相关的趣闻。如旧时北京一些寺庙中年轻的和尚们,常借散发“结缘豆”与妇女们调笑。作者从这些民俗和趣闻当中由此生发开来,论及到人世间普遍的“缘”就是情谊,并进一步地引申到自身写作的态度与文艺的功用。
三.思考与体悟
有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缘”对于人命运的影响,人的命运就在那一刹那间瞬间改变,而“缘”本身又是一个宗教意味性很强的词汇,正如作者在文章中说到自缘从佛教进来以后,中国人就很看中重“缘”这个字,有时候还至于说得很有点神秘,几乎近于命数”。这句话我在生活中深有体会,我常常会问我亲爱的父亲母亲怎么样才能找到自己一生最爱的那个人,他们总是会笑意满满地对我说到,“缘分到了,自然就会遇到对的人”,这句话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又不可置信,难道冥冥之中已经注定,我会通过这所谓“缘”在茫茫人海里面找到那个对的他吗。
在文章中他提到“业”和“缘”这两个字,就是业缘,这个词是佛教语。谓善业为招乐果的因缘,恶业为招苦果的因缘,一切众生皆由业缘而生。简而言之就是你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结什么样的果,就正如一个人每天如果认真努力地对待生活,那么生活也会同样的认真地去对待他,凡事都必有因果。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如同作者在文中所说,“我们的确彼此太缺少缘分,假如可能实有多结之必要”。宗教所普遍具有的那种普度众生的博爱精神,淡泊名利、充实心灵的生活态度,以现世苦行追求来世或天堂的人生理想,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助于人们在复杂艰难的现实世界中,获取一种宁静、充实、超脱的心态。
令我最为感触颇深的一句话是 “人是喜群的,但他往往在人群中感到不可堪的寂寞,有如在庙会时挤在潮水般的人丛里,特别像是一片树叶,与一切绝缘而孤立着”。当我第一次读到这句时,有一种心有戚戚然的感觉,人的本质就是孤独的,真正能理解你的人寥寥无几,你的一生最终还是得你自己走完。因为孤寂,所以喜群,所以不甘寂寞,苦苦寻找知音,但是“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千古同调。沈从文的墓,没有墓碑,只有一块不事雕琢的五色天然巨石,正面刻着他生前的题词:照我思索,能理解人;照我思索,可认识人。但谁又能真正理解他呢,连和他生活了近半个世纪的张兆和,在最后编他的文集时,都说自己并未真正读懂他,所以越是伟大的人,内心就越是孤寂。周作人说他写文章、读书,都是“不甘寂寞”,在“想象的友人”(包括古人)的“文字缘”中,找到自己与人世间的“微末情分”,其实文学作品就是他的“结缘豆”。
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不圆满的,有缺陷的,不如意的,甚至充满苦难、痛苦,但人毕竟还得活下去,所以文学对他来说是“在不完全的生活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哪怕是微末的、短暂的,这些略带苦涩的文字,的确给人一种清凉、温暖的感觉。
四.总结
作者由结缘谈到自己的写作,认为自己的“小文章”其实也是“结缘豆”,也是为与人“结缘”。超越意识等一的 “结缘”,使得那些原本可能是深邃的哲思,抽象的理论,在作者笔下都化为妙趣横生,形象生动的谈资了。可以说,这篇《结缘豆》本身也是一颗“结缘豆”,嚼(读)了这颗豆,你恐怕便很难拒绝与作者的散文“结缘”了。